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1.1 全局转录工程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1.1 全局转录工程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1.2 转录因子SPT15简介 | 第11-12页 |
1.2 解脂耶氏酵母概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解脂耶氏酵母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2.2 解脂酵母中转录因子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解脂酵母胞内油脂的生成 | 第14-15页 |
1.3 β-胡萝卜素简介 | 第15-16页 |
1.4 DNA组装 | 第16-18页 |
1.5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5.1 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8页 |
1.5.2 本研究的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6页 |
2.1 菌株 | 第20页 |
2.2 仪器 | 第20-22页 |
2.3 试剂与培养基 | 第22-26页 |
2.3.1 实验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3.2 试剂的配制 | 第23-25页 |
2.3.3 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5-26页 |
2.4 基因操作 | 第26-32页 |
2.4.1 目的片段的扩增 | 第26-28页 |
2.4.2 酶切与连接 | 第28-29页 |
2.4.3 Q-PCR检测 | 第29页 |
2.4.4 目的片段的回收 | 第29-30页 |
2.4.5 大肠杆菌的转化 | 第30页 |
2.4.6 酵母的转化 | 第30-31页 |
2.4.7 酵母基因组提取方法 | 第31页 |
2.4.8 大肠杆菌中质粒的提取 | 第31页 |
2.4.9 酵母的菌落PCR验证 | 第31-32页 |
2.5 产品发酵与检测 | 第32-36页 |
2.5.1 解脂耶氏酵母的摇瓶发酵 | 第32-33页 |
2.5.2 β-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检测 | 第33页 |
2.5.3 总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| 第33-34页 |
2.5.4 游离脂肪酸提取与检测 | 第34页 |
2.5.5 胞内总蛋白的提取与检测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构建全局转录工程菌株 | 第36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3.2 生产β-胡萝卜素解脂耶氏酵母菌株的构建 | 第37-39页 |
3.2.1 β-胡萝卜素合成路径表达盒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3.2.2 生产β-胡萝卜素解脂耶氏酵母菌株的验证 | 第38-39页 |
3.3 全局转录调控工程菌株的构建 | 第39-44页 |
3.3.1 转录因子和整合位点的选择 | 第39-41页 |
3.3.2 Yl-SPT15突变文库表达盒的构建 | 第41-42页 |
3.3.3 全局转录调控工程菌株的验证 | 第42-44页 |
3.4 菌株稳定性验证 | 第44-47页 |
3.4.1 不同类型培养基对β-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4.2 不同浓度碳源对β-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4.3 不同浓度氮源对β-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5 不同拷贝的野生型Yl-SPT15对菌株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3.6 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基因型及转录组的分析验证 | 第50-72页 |
4.1 引言 | 第50页 |
4.2 菌株基因型的鉴定 | 第50-54页 |
4.2.1 表达盒整合位点鉴定 | 第50-51页 |
4.2.2 Yl-SPT15突变文库基因型的鉴定 | 第51-52页 |
4.2.3 评估每个突变对菌株的贡献 | 第52-54页 |
4.3 转录组结果分析 | 第54-62页 |
4.3.1 转录组整体水平的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3.2 转录组KEGG富集路径的分析 | 第56-60页 |
4.3.3 脂肪酸路径中转录变化基因的分析 | 第60-62页 |
4.4 转录分析验证 | 第62-71页 |
4.4.1 脂肪酸含量的检测 | 第62-66页 |
4.4.2 调节亲脂特性的推测模型 | 第66-67页 |
4.4.3 蛋白质的检测 | 第67-68页 |
4.4.4 过表达内源基因进一步提高β-胡萝卜素产量 | 第68-71页 |
4.5 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5.1 结论 | 第72页 |
5.2 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附录 | 第82-84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4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