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动物学论文--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--水生动物学论文

九龙江口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第1章 前言第20-27页
    1.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盐沼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红树林湿地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第23-25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-27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7-32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2.2 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大型底栖动物的处理与鉴定分析第29页
    2.4 理化指标测定第29-30页
    2.5 计算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第30页
    2.6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指数第30-31页
    2.7 九龙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析的方法第31-32页
第3章 九龙江口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第32-41页
    3.1 九龙江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第32-35页
    3.2 九龙江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的时空分布第35-38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盐沼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红树林与盐沼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第39-41页
第4章 九龙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变量关系分析第41-52页
    4.1 不同类型湿地环境因子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4.2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49-52页
第5章 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研究第52-57页
    5.1 九龙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第52-53页
    5.2 九龙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组成第53-55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55-57页
第6章 九龙江口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评价第57-64页
    6.1 九龙江口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第57-59页
    6.2 九龙江口不同类型湿地的丰度-生物量曲线第59-61页
    6.3 九龙江口不同类型湿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6.4 讨论第62-64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4-67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65页
    7.3 不足与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9页
附表1 九龙江口不同湿地生境研究样地大型底栖动物名录第79-82页
参加课题第82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超高灵敏流式结合GFP报告因子对蛋白相互作用的快速高通量分析
下一篇:磷限制和三磷酸腺苷(ATP)对东海原甲藻和强壮前沟藻生长与细胞周期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