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一、导论 | 第7-15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1.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2.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2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(三)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(四) 论文创新及不足 | 第14-15页 |
二、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| 第15-24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1.治理和城市治理 | 第15-16页 |
2.公众参与 | 第16-17页 |
3.公众参与城市治理 | 第17页 |
(二) 相关理论 | 第17-24页 |
1.理论来源 | 第17-19页 |
2.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(1)善治理论 | 第19页 |
(2)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(3)协商民主理论 | 第20-21页 |
(4)政治参与理论 | 第21-24页 |
三、国内外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| 第24-30页 |
(一) 国外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| 第24-26页 |
1.纽约 | 第24-25页 |
2.新加坡 | 第25-26页 |
3.斯图加特 | 第26页 |
(二) 国内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 | 第26-29页 |
1.北京市 | 第26-27页 |
2.武汉市 | 第27-28页 |
3.清远市 | 第28-29页 |
(三) 结论 | 第29-30页 |
四、我国城市治理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0-34页 |
(一) 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1.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够 | 第30页 |
2.公众参与的途径不全面 | 第30-31页 |
3.公众参与的法制保障不健全 | 第31页 |
(二) 原因分析 | 第31-34页 |
1.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| 第31-32页 |
2.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| 第32页 |
3.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五、促进公众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| 第34-41页 |
(一) 转变传统思想,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| 第34-35页 |
1.培育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环境 | 第34页 |
2.提高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能力 | 第34-35页 |
(二) 完善配套制度建设,保障公众参与 | 第35-36页 |
1.健全公众听证制度 | 第35-36页 |
2.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| 第36页 |
3.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| 第36页 |
(三) 转变政府治理理念,提升公众参与 | 第36-38页 |
1.树立正确的城市治理理念 | 第36-37页 |
2.提升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效果 | 第37-38页 |
(四) 拓展公众参与渠道,创新治理路径 | 第38-41页 |
1.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| 第38-39页 |
2.发挥社区平台的作用 | 第39页 |
3.发挥网络传媒的作用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