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综述一 踝关节损伤的中医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1 中医病因病机 | 第11-12页 |
1.1 踝关节损伤与脏腑 | 第11-12页 |
1.2 踝关节损伤与“筋出槽”、“骨错缝” | 第12页 |
1.3 踝关节损伤与经络学说 | 第12页 |
2 中医治疗 | 第12-14页 |
综述二 踝关节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| 第14-22页 |
1 踝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1 场强 | 第14-15页 |
1.2 成像方位 | 第15页 |
1.3 扫描序列及参数选择 | 第15-16页 |
2 MRI对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| 第16-21页 |
2.1 MRI对踝关节骨折、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| 第16-17页 |
2.2 MRI对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| 第17-18页 |
2.3 MRI对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| 第18-20页 |
2.4 MRI对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 | 第20-21页 |
3 总结与展望 | 第21-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5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25-44页 |
1 前言 | 第25-26页 |
2 资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2.2 纳入标准 | 第26页 |
2.3 排除标准 | 第26-27页 |
2.4 治疗方法 | 第27页 |
3 研究方法 | 第27-32页 |
3.1 成像设备及检查方法 | 第27页 |
3.2 检查前的准备 | 第27-28页 |
3.3 扫描定位 | 第28页 |
3.4 踝关节磁共振成像序列的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 | 第28-30页 |
3.5 MRI的图像分析及诊断标准 | 第30-32页 |
3.6 统计学分析 | 第32页 |
4 研究结果 | 第32-44页 |
4.1 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| 第32页 |
4.2 踝关节磁共振的图像质量评估结果 | 第32-33页 |
4.3 纳入患者踝关节的磁共振检查结果 | 第33页 |
4.4 踩关节磁共振的不同序列组合的研究结果 | 第33-34页 |
4.5 踝关节磁共振的不同序列参数优化的研究结果 | 第34-35页 |
4.6 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损伤中药熏洗前、后的疗效评估 | 第35-44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44-56页 |
1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| 第44-53页 |
1.1 踝关节磁共振成像的序列及参数优化 | 第44-49页 |
1.2 踝关节损伤中医熏洗的应用价值 | 第49-50页 |
1.3 磁共振成像对评价中药熏洗前、后踝关节损伤变化的应用价值 | 第50-53页 |
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、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| 第53-56页 |
2.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53-54页 |
2.2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| 第54-55页 |
2.3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