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肿瘤科论文

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英文缩略语第11-12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-53页
    综述一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第12-32页
        1 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 临床表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手足综合征(HFS)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手足皮肤反应(HFSR)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 危险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药物相关因素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患者自身相关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4 发病机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5 组织病理学表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6 严重程度分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7 手足综合征与肿瘤应答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8 防治措施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1 非药物类预防措施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2 药物性防治措施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9 小结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24-32页
    综述二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第32-53页
    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资料来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检索步骤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文献选择标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 结果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检索结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中医证型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方剂统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药物应用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 分析讨论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 小结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45-53页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53-79页
    前言第53-54页
    临床研究一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中医分型及相关因素第54-70页
        1 研究对象及纳排标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纳入标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排除标准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西医诊断标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HFS/HFSR分级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NRS评分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中医症候分型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技术路线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统计学方法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3 研究结果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一般情况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 中医证型整体分布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 中医证型与性别、年龄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 中医证型与肿瘤类型、药物种类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 中医证型与手足综合征分级、疼痛分级第70页
    临床研究二 抗癌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中医分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第70-78页
        1 研究对象及纳排标准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纳入及排除标准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2 研究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西医诊断标准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HFS中医证候分型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统计方法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 研究结果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患者一般情况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虚寒瘀阻证的相关危险因素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热毒蕴肤证的相关危险因素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血虚风燥证的相关危险因素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 典型病例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 虚寒瘀阻证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 热毒蕴肤证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 血虚风燥证第77-7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8-79页
结语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个人简历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国医大师晁恩祥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用药规律
下一篇: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型、血清代谢指标、呼气成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