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1-3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2-31页 |
| 前言 | 第31-32页 |
| 实验部分 | 第32-172页 |
| 第一章 玄胡索散及其代表性单味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 | 第32-83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| 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2页 |
| 1.2 仪器与装置 | 第32-33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33页 |
| 2.1 溶液配制 | 第33页 |
| 2.2 实验条件 | 第33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33-82页 |
| 3.1 实验条件优化 | 第33-34页 |
| 3.2 补骨脂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| 第34-55页 |
| 3.3 延胡索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| 第55-64页 |
| 3.4 玄胡索散化学成分定性分析 | 第64-82页 |
| 4 结论 | 第82-83页 |
| 第二章 玄胡索散药效物质基础及体内成分分析 | 第83-148页 |
| 1 实验材料 | 第83-84页 |
| 1.1 材料与试剂 | 第83页 |
| 1.2 仪器与装置 | 第83页 |
| 1.3 实验动物 | 第83-84页 |
| 2 实验方法 | 第84-85页 |
| 2.1 溶液配制 | 第84页 |
| 2.2 样品采集与处理 | 第84-85页 |
| 2.3 实验条件 | 第85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85-146页 |
| 3.1 玄胡索散中代表性单体化合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分析 | 第85-111页 |
| 3.2 玄胡索散灌胃大鼠血样中原型成分及代谢成分的分析 | 第111-121页 |
| 3.3 玄胡索散灌胃大鼠尿样中原型成分及代谢成分的分析 | 第121-135页 |
| 3.4 玄胡索散灌胃大鼠粪便样品中原型成分及代谢成分的分析 | 第135-146页 |
| 4 结论 | 第146-148页 |
|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| 第148-172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8-150页 |
| 1.1 玄胡索散入血成分库的建立 | 第148页 |
| 1.2 “入血成分-靶点”的构建 | 第148-149页 |
| 1.3 玄胡索散治疗“骨关节炎-靶点”的获取 | 第149页 |
| 1.4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| 第149页 |
| 1.5 分子对接验证 | 第149-150页 |
| 1.6 GO生物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| 第150页 |
| 1.7 “玄胡索散-中药-成分-靶点-通路-骨关节炎”网络图的构建 | 第150页 |
| 2 实验结果 | 第150-159页 |
| 2.1 玄胡索散入血成分及作用靶点构建 | 第150-151页 |
| 2.2 玄胡索散治疗骨关节炎的靶点筛选 | 第151-153页 |
| 2.3 蛋白互作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| 第153-154页 |
| 2.4 分子对接验证 | 第154-157页 |
| 2.5 GO生物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| 第157-159页 |
| 2.6 “玄胡索散-中药-成分-靶点-通路-骨关节炎”的网络构建与分析 | 第159页 |
| 3 讨论 | 第159-170页 |
| 3.1 TNF信号转导通路 | 第160-162页 |
| 3.2 IL-17信号转导通路 | 第162-164页 |
| 3.3 MAPK信号转导通路 | 第164-166页 |
| 3.4 RLX信号转导通路 | 第166-168页 |
| 3.5 TLR信号转导通路 | 第168-170页 |
| 3.6 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 | 第170页 |
| 4 结论 | 第170-172页 |
| 总结与讨论 | 第172-1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74-181页 |
| 致谢 | 第181-182页 |
| 个人简介 | 第1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