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铸造论文--铸造工艺论文--特种铸造论文--压力铸造论文

铝合金双重挤压铸造成型工艺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前言第11-1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挤压铸造装备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工艺参数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·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二章 双重挤压铸造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0-32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工艺实质第20页
   ·凝固过程的基本假设第20-23页
     ·基本假设第21页
     ·粘性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第21-23页
   ·压力补缩的力学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压力补缩下的塑性变形第23页
     ·压力补缩下凝固体的假设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压力补缩下金属的塑性流动第24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边界条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凝固过程结晶潜热处理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材料物性参数的确定第27页
   ·压力补缩机理及模型的建立第27-31页
     ·铸件缺陷产生原因及补缩机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铸件补缩模型的建立第28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 双重挤压铸造的专用模具设计第32-44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试验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试验产品的确定第32页
  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试验材料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模具材料的选用第33页
     ·模具材料的基本性能第33页
     ·模具材料第33页
   ·分型面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分型面的选择原则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轮毂的分型面第34页
   ·浇注溢流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·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·推出与复位机构的设计第36页
   ·成型零件的设计第36-42页
     ·缩松缩孔缺陷形成的机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缩松缩孔缺陷容积的理论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缩松缩孔缺陷的数值模拟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成型零件的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·模具总装图第42-4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 双重挤压铸造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第44-59页
   ·ProCAST 模拟软件简介第44-45页
   ·轮毂双重挤压铸造成型工艺数值模拟第45-52页
     ·轮毂成型工艺试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正交实验工艺参数的确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轮毂成型工艺参数方案的确立第48-50页
     ·轮毂双重挤压铸造模拟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·轮毂双重挤压铸造模拟结果分析第52-58页
     ·工艺参数对铸件缺陷的影响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工艺参数方案优化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轮毂双重挤压铸造优化方案充型凝固过程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 双重挤压铸造控制实现策略第59-70页
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系统控制要求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总体控制要求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工艺方面的控制要求第60页
   ·P LC 控制系统模块设计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定量浇注模块设计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机控制模块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双重挤压铸造机系统设置模块第62页
   ·系统硬件与人机界面的设计第62-66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硬件设计第62-64页
     ·人机界面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触摸屏组态的控制要求及设计流程第65-66页
   ·与锻造相关的系统设计第66-69页
     ·锻造机构设计第66-67页
     ·压力控制液压装置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压力控制原理第68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·结论第70页
   ·展望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附录第75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GK7350平面磨床的试验模态分析与磨头部件的结构改进
下一篇:拟人化研磨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