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保密与通信安全论文--密码的加密与解密论文

物理层加密通信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混沌通信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扩频通信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数字调制技术的物理层加密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7-19页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9-29页
    2.1 基于密钥提取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简介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生成密钥的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性能的衡量指标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可以用来量化的信道参数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密钥破译算法的简介第25页
    2.2 混沌动系统的基础理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混沌的基本概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混沌的基本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典型的离散混沌系统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安全密钥种子的生成第29-39页
    3.1 理论验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互易性的验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空间不相关性的验证第32页
    3.2 密钥序列的生成流程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自适应量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信息调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隐私放大第34-35页
    3.3 性能评估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密钥序列的随机性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密钥序列的生成速率和失配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结第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基于人工衰落的物理层加密安全通信技术第39-50页
    4.1 物理层加密通信方案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复高斯随机变量(密钥)的生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二级交织器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复高斯随机变量的量化第44-46页
    4.2 性能分析与仿真验证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比特误码率的理论推导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仿真与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3 结论第49-50页
第5章 基于相位旋转的物理层加密通信技术第50-65页
    5.1 安全传输方案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旋转相位的生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调制符号相位的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接收端的解密第54-55页
    5.2 传输可靠性与密钥安全性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传输可靠性分析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密钥安全性的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5.3 仿真验证第62-64页
    5.4 结论第64-65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5-68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5-6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契约理论的无线频谱共享方法研究
下一篇: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