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

脊髓背角线粒体解偶联蛋白4(UCP4)参与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研究

缩略语表第6-9页
中文摘要第9-11页
英文摘要第11-13页
前言第14-15页
文献回顾第15-21页
第一部分:UCP4在小鼠脊髓的表达分布情况第21-27页
    1 材料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液体的配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第22页
    2 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小鼠灌注取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脊髓腰段冰冻切片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图像采集和统计分析第24页
    3 结果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 UCP4在脊髓的表达分布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脊髓UCP4的表达细胞类型第25-26页
    4 讨论第26-27页
第二部分: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UCP4的表达变化情况第27-43页
    1 材料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液体的配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2 方法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 SNI模型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痛的行为学检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脊髓背角组织及线粒体蛋白提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RNA序列文库构建和测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Western Blot检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6 RT-qPCR检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7 线粒体生物学功能检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统计学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3 结果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转录组测序验证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UCP4的变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机械痛和热痛的行为学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UCP4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UCP4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神经病理性痛模型(SNI)小鼠脊髓背角线粒体生物学功能检测的变化第38-41页
    4 讨论第41-43页
第三部分:脊髓水平靶向干预UCP4表达后对小鼠痛行为学的影响第43-61页
    1 材料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动物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药物和试剂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液体的配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2 方法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UCP4相关病毒的制备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UCP4相关病毒脊髓背角浅层定位注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SNI模型制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UCP4病毒干预后小鼠痛行为学检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Western Blot检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6 RT-qPCR检测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线粒体生物学功能检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8 统计学分析第51页
    3 结果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小鼠脊髓背角定位注射感染部位验证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UCP4病毒干预后小鼠脊髓背角UCP4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 UCP4病毒干预后小鼠脊髓背角UCP4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UCP4病毒干预后小鼠脊髓背角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UCP4OE病毒能够上调神经病理性痛(SNI)模型小鼠机械痛阈值,UCP4RNAi病毒能够下调正常小鼠的机械痛阈值第58-59页
    4 讨论第59-61页
小结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9页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69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REM期睡眠剥夺后大鼠脑内胶质细胞组蛋白乙酰化的变化及作用研究
下一篇:同伴支持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