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述评 | 第12-16页 |
1.2.1 小额贷款的概念 | 第12页 |
1.2.2 小额贷款的风险及影响因素 | 第12-14页 |
1.2.3 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 | 第14-16页 |
1.2.4 简单述评 | 第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6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5 主要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5页 |
2.1 小额农户贷款及风险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小额农户贷款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2.1.2 小额农户贷款风险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2 小额农户贷款风险分类 | 第21-22页 |
2.3 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 | 第22-23页 |
2.4 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现状及风险管理分析 | 第25-40页 |
3.1 LY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6页 |
3.2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现状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2.1 LY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 | 第26页 |
3.2.2 LY市小额农户贷款需求状况 | 第26-27页 |
3.2.3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面临的风险 | 第29-31页 |
3.4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做法 | 第31-34页 |
3.4.1 加强信贷制度和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| 第31-32页 |
3.4.2 加强贷款全流程风险管理 | 第32页 |
3.4.3 加强风险预警 | 第32-33页 |
3.4.4 创新信贷产品 | 第33页 |
3.4.5 加强不良贷款管理 | 第33-34页 |
3.5 LY农商银行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9页 |
3.5.1 宏观层面 | 第34-35页 |
3.5.2 农商行层面 | 第35-38页 |
3.5.3 农户层面 | 第38-3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LY农商行小额农户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40-48页 |
4.1 计量方法的选择 | 第40页 |
4.2 数据来源 | 第40页 |
4.3 样本变量选取和设定 | 第40-42页 |
4.4 统计量描述性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5 切割值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 | 第43-45页 |
4.6 模型的确立 | 第45-46页 |
4.7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8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国外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48-53页 |
5.1 国外小额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经验介绍 | 第48-49页 |
5.1.1 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| 第48页 |
5.1.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| 第48-49页 |
5.1.3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| 第49页 |
5.1.4 印度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经验 | 第49页 |
5.2 国外经验的比较 | 第49-51页 |
5.3 国外经验对LY农商银行的启示 | 第51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优化LY农商银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53-59页 |
6.1 宏观层面 | 第53-55页 |
6.1.1 加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| 第53页 |
6.1.2 争取政策扶持,积极应对外部不利因素影响 | 第53-54页 |
6.1.3 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 | 第54页 |
6.1.4 完善监管体系,提高法律运用能力 | 第54-55页 |
6.2 农商银行层面 | 第55-58页 |
6.2.1 梳理业务流程,建立健全内部风控体系 | 第55-56页 |
6.2.2 强化员工风险防控意识,培育合规文化 | 第56-57页 |
6.2.3 创新产品和服务,完善担保体系 | 第57-58页 |
6.3 农户层面 | 第5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(一)主要结论 | 第59-60页 |
(二)研究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