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8-9页 | 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 
| 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页 | 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 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 
| 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 
| 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 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 
| 1.4 技术路线图 | 第14-15页 | 
|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2页 | 
| 2.1 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 
| 2.1.1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| 第15页 | 
| 2.1.2 参与行为 | 第15页 | 
| 2.2 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 
| 2.2.1 理性行为理论 | 第15-16页 | 
| 2.2.2 计划行为理论 | 第16页 | 
| 2.2.3 羊群效应理论 | 第16-17页 | 
| 2.3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 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 
| 第三章 LN省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基本概况 | 第22-27页 | 
| 3.1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 | 第22-24页 | 
| 3.2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基本原则 | 第24页 | 
| 3.3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 | 第24-26页 | 
| 3.4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方式 | 第26页 | 
| 3.5 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 | 第26页 | 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 
| 第四章 农户参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状况的统计分析 | 第27-36页 | 
| 4.1 区域概况 | 第27页 | 
| 4.2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7-28页 | 
| 4.3 数据来源 | 第28页 | 
| 4.4 农户参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总体情况统计分析 | 第28页 | 
| 4.5 农户参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28-34页 | 
| 4.5.1 农户个体特征 | 第28-30页 | 
| 4.5.2 农户家庭特征 | 第30-31页 | 
| 4.5.3 农户种植特征 | 第31-34页 | 
| 4.5.4 农户主观感知 | 第34页 | 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 
| 第五章 农户参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2页 | 
| 5.1 模型阐述 | 第36页 | 
| 5.2 变量选取 | 第36-39页 | 
| 5.2.1 被解释变量 | 第37页 | 
| 5.2.2 解释变量 | 第37-39页 | 
| 5.3 回归结果 | 第39-41页 | 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 
|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2-45页 | 
| 6.1 研究结论 | 第42-43页 | 
| 6.2 政策建议 | 第43-45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 
| 附录 | 第49-51页 | 
| 致谢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