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轴稳定挠性卫星的PD及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8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| ·卫星控制系统概述 | 第8-11页 |
| ·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构成 | 第9-10页 |
| ·卫星姿态控制的任务 | 第10-11页 |
| ·挠性卫星姿态控制 | 第11-14页 |
| ·挠性卫星姿态动力学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·挠性卫星的姿态控制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| 第14-16页 |
| 2 三轴稳定挠性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6-28页 |
| ·引言 | 第16页 |
| ·参考坐标系及姿态参数 | 第16-21页 |
| ·参考坐标系 | 第16-17页 |
| ·姿态参数 | 第17-20页 |
| ·欧拉角与四元数之间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| ·三轴稳定挠性卫星的姿态运动学方程 | 第21-22页 |
| ·三轴稳定挠性卫星的姿态动力学方程 | 第22-27页 |
| ·卫星刚体的无力矩运动 | 第22-23页 |
| ·力矩响应 | 第23-24页 |
| ·卫星挠性附件模态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采用混合坐标法建立的挠性卫星的动力学方程 | 第25-2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3 挠性卫星的PD姿态控制 | 第28-42页 |
| ·引言 | 第28页 |
| ·挠性卫星的姿态控制模型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基于模态补偿的PD控制律设计 | 第30-32页 |
| ·问题描述 | 第30-31页 |
| ·控制律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考虑刚挠耦合的PD姿态控制 | 第32页 |
| ·自适应PD姿态控制 | 第32-33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33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| 4 挠性卫星的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 | 第42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42页 |
| ·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描述及基本问题 | 第42-46页 |
| ·变结构控制的基本概念 | 第42-45页 |
| ·滑动模态的存在和到达条件 | 第45-46页 |
| ·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| ·滑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| 第46-47页 |
| ·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挠性卫星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 | 第48-51页 |
| ·系统控制要求描述 | 第48页 |
| ·滑模变结构控制律设计 | 第48-51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5 挠性卫星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的抑振研究 | 第54-68页 |
| ·抖振抑制 | 第54-55页 |
| ·模糊滑模控制 | 第55-58页 |
| ·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组成 | 第55-56页 |
| ·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 | 第56-58页 |
| ·挠性卫星的模糊滑模姿态控制 | 第58-60页 |
| ·基于等效控制的输出反馈补偿变结构控制 | 第60-62页 |
| ·准滑动模态抑振 | 第60-61页 |
| ·输出反馈补偿抑振 | 第61-62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62-6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6 总结 | 第68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