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芳香磺基转移酶Ⅳ和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的重组表达和应用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 1.1 肝素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肝素前体以及大肠杆菌K5产肝素前体第13-14页
    1.3 酶学方法对heparosan进行硫酸化修饰第14-15页
    1.4 芳香磺基转移酶Ⅳ第15页
    1.5 低分子量肝素第15-16页
    1.6 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肝素/硫酸乙酰肝素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Bacillus sp. GL1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糖苷水解酶家族 88 (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88)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其它的糖苷水解酶家族第19页
    1.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1-26页
第二章 芳香磺基转移酶Ⅳ的表达及纯化第26-39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6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株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药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基及缓冲液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主要实验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ST-Ⅳ工程菌的诱导表达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ST-Ⅳ粗酶的收获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SDS-PAGE电泳检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酶的分离、纯化与电泳鉴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蛋白含量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AT-Ⅳ酶活的测定第33-34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ST-Ⅳ的诱导表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AST-Ⅳ的分离、纯化与酶活测定第35-37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37-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8-39页
第三章 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基因的克隆第39-56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菌株和质粒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培养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生物化学试剂,酶及试剂盒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实验仪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PCR引物第43-44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肝素黄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肝素黄杆菌中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基因PCR扩增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CR产物目的片段的回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目的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大肠杆菌E. coli DH5α感受态的制备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目的基因的转化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菌落PCR验证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克隆质粒的提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0 目的片段的测序及序列分析第49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基因的PCR扩增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4-5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5-56页
第四章 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的表达第56-75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材料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菌种和质粒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养基、工具酶及试剂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Amylose Resin柱层析缓冲液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验仪器第61-62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质粒DNA的提取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CR反应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双酶切反应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酶切产物的回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重组表达载体pMAL-c2X-△4,5和pMAL-c2X-△4,5~(△20)的构建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目的基因的转化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目的片段的测序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重组菌E. coli TB1/pMAL-c2X-△4,5和E. coli TB1/pMAL-c2X-△4,5~(△20)的诱导表达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表达产物SDS-PAGE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2 重组融合蛋白的纯化和结果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3 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4 重组蛋白MBP-△4,5和MBP-△4,5~(△20)酶活力的检测第65-67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重组载体pMAL-c2X-△4,5和pMAL-c2X-△4,5~(△20)的构建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重组表达质粒的PCR鉴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重组菌E. coli TB1/ pMAL-c2X-△4,5和E. coli TB1/pMAL-c2X-△4,5~(△20)的诱导表达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重组蛋白MBP-△4,5和MBP-△4,5~(△20)粗酶酶活测定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重组蛋白MBP-△4,5~(△20)的纯化第72-7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7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4-75页
第五章 芳香磺基转移酶Ⅳ和△4,5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应用第75-87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5-76页
    5.2 实验材料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菌种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培养基、工具酶及试剂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验仪器第77-78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芳香磺基转移酶Ⅳ的应用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△4,5~(△20)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的应用第79-80页
    5.4 结果与讨论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芳香磺基转移酶Ⅳ的应用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△4,5~(△20)不饱和葡萄糖醛酸酶的应用第81-86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8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6-8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-9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7-8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8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哈尔滨市周边地区城市景观设计研究
下一篇:新型铝木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拟静力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