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2页 |
1.2 国内外关于消防水带清洗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与结构安排 | 第15-18页 |
1.3.1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研究的具体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消防水带超声波清洗自动机的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3 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总体技术方案 | 第18-29页 |
2.1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清洗方案设计 | 第18-20页 |
2.1.1 消防水带材质的组成与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1.2 机械毛刷清洗 | 第19页 |
2.1.3 化学试剂浸泡以及超声波清洗 | 第19-20页 |
2.1.4 设备采用的清洗方法的确定 | 第20页 |
2.2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组成结构 | 第20-23页 |
2.2.1 消防水带超声波清洗机的系统组成与结构 | 第20-23页 |
2.3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清洗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| 第23-27页 |
2.3.1 清洗工艺流程 | 第23-24页 |
2.3.2 工作流程 | 第24-27页 |
2.4 清洗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主要组成装置的设计 | 第29-56页 |
3.1 超声波清洗装置的结构、清洗机理及技术参数的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1.1 超声波清洗系统的结构 | 第29-30页 |
3.1.2 超声波清洗机构的机理 | 第30-31页 |
3.1.3 超声波功率的选择 | 第31页 |
3.1.4 工作频率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1.5 关于换能器的布置及水带下降深度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3.2 毛刷清洗机构的结构及清洗机理的分析 | 第33-42页 |
3.2.1 毛刷清洗机构的结构 | 第33-35页 |
3.2.2 毛刷辊与水带的压力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2.3 毛刷辊旋转过程中回转力的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2.4 毛刷轴的弯曲回转力及挠度的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2.5 关于毛刷清洗系统电机的选择 | 第39-42页 |
3.3 水射流喷淋清洗 | 第42-44页 |
3.3.1 喷嘴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3.4 水带收卷机构 | 第44-50页 |
3.4.1 水带拖拽输送链传动机构 | 第44-47页 |
3.4.2 水带接头与收卷轴连接的卡扣机构 | 第47-48页 |
3.4.3 关于收卷电机的选择 | 第48-50页 |
3.5 升降机构 | 第50-55页 |
3.5.1 丝杠升降系统 | 第51-52页 |
3.5.2 电机的选择 | 第52-54页 |
3.5.3 步进电机的自锁 | 第54-5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四章 消防水带超声波自动清洗机的力学性能分析 | 第56-67页 |
4.1 关于机身的模态分析 | 第56-66页 |
4.1.1 清洗机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| 第56-57页 |
4.1.2 清洗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4.1.3 网格划分及施加边界条件 | 第58-59页 |
4.1.4 模态分析及结果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1.5 清洗机机身的优化分析 | 第62-66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五章 实验样机的试制与水带清洗测试 | 第67-73页 |
5.1 实验样机 | 第67-68页 |
5.2 样机的测试与水带清洗测试 | 第68-7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结束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结论 | 第73-74页 |
6.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