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英专业词汇对照 | 第7-9页 |
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34页 |
1 心肌缺血 | 第14-15页 |
2 异丙肾上腺素(ISO)诱导心肌缺血模型 | 第15-22页 |
2.1 动物 | 第15页 |
2.2 剂量 | 第15-17页 |
2.3 ISO对心肌缺血损伤的致病机理 | 第17-22页 |
3 蜂胶 | 第22-29页 |
3.1 蜂胶药理作用 | 第22-24页 |
3.2 蜂胶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3.3 蜂胶抗心肌缺血及缺血-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 | 第25-29页 |
3.4 小结 | 第29页 |
4 代谢组学研究 | 第29-33页 |
4.1 代谢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技术 | 第29-30页 |
4.2 心肌缺血的代谢应答 | 第30-32页 |
4.3 代谢组学技术在心肌缺血研究中的应用 | 第32-33页 |
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| 第34-44页 |
1 引言 | 第3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6页 |
2.1 动物 | 第34页 |
2.2 试剂 | 第34-35页 |
2.3 仪器 | 第35页 |
2.4 方法 | 第35-36页 |
3 统计学分析 | 第36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4.1 行为观察 | 第36页 |
4.2 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的ECG分析 | 第36-39页 |
4.3 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的血清酶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4 ISO诱导心肌缺血小鼠的脏器指数分析 | 第40-42页 |
5 讨论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蜂胶乙醇提取物对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小鼠保护作用研究 | 第44-55页 |
1 引言 | 第4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4-48页 |
2.1 动物 | 第44页 |
2.2 试剂 | 第44-45页 |
2.3 仪器 | 第45页 |
2.4 方法 | 第45-48页 |
3 统计学分析 | 第48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4.1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| 第48页 |
4.2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脏指数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S-T段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4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血清心肌酶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5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血清氧化物、抗氧化酶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6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血液粘度的影响 | 第50页 |
4.7 EEP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缺血情况影响 | 第50-53页 |
5 讨论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蜂胶乙醇提取物抗ISO诱导心肌缺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| 第55-68页 |
1 引言 | 第55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55-58页 |
2.1 动物 | 第55页 |
2.2 试剂 | 第55-56页 |
2.3 仪器 | 第56页 |
2.4 方法 | 第56-57页 |
2.5 气质分析参数值设定 | 第57页 |
2.6 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 | 第57-58页 |
3 统计学分析 | 第58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58-64页 |
4.1 方法学验证 | 第58页 |
4.2 心肌缺血小鼠的血清代谢物谱分析 | 第58-61页 |
4.3 PCA与PLS-DA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4 急性心肌缺血小鼠血清生物标志物分析 | 第63-64页 |
5 讨论 | 第64-6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1 总结 | 第68-69页 |
2 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