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1.1 前言 | 第14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3.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| 第15页 |
1.3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4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4.1 正极材料 | 第16-18页 |
1.4.2 负极材料 | 第18-21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目的、思路及意义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具有暴露的(001)晶面的LiNi_(1/3)3Co_(1/3)Mn_(1/3)O_2纳米片的合成及其锂电性能研究 | 第23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2.2.1 主要原料与试剂 | 第24页 |
2.2.2 实验仪器及分析表征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.3 具体实验步骤 | 第25-26页 |
2.3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| 第26-31页 |
2.3.1 产物物相与结构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.2 两种不同形貌的NCM的形貌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3.3 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榴莲状的NiS_2@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 | 第32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2-33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3-35页 |
3.2.1 主要原料与试剂 | 第33-34页 |
3.2.2 实验仪器及分析表征仪器 | 第34页 |
3.2.3 具体实验步骤 | 第34-35页 |
3.3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| 第35-45页 |
3.3.1 产物物相与产物结构 | 第35-36页 |
3.3.2 NiS_2@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 | 第36-40页 |
3.3.3 电化学性能分析 | 第40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8页 |
附录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