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16页 |
| 1.1 猕猴桃概述 | 第8页 |
| 1.2 生物学特征 | 第8-9页 |
| 1.3 国外猕猴桃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| 1.4 国内猕猴桃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| 第10-14页 |
| 1.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章 奉新县15个黄肉猕猴桃品种(系)的生物学特性观测 | 第16-24页 |
| 2.1 材料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| 2.1.1 实验材料与目标 | 第16-17页 |
| 2.1.2 园间观察测量记载 | 第17页 |
| 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7-22页 |
| 2.2.1 猕猴桃生物学特性 | 第17-22页 |
| 2.3 讨论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章 奉新县15个黄肉猕猴桃品种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比较分析 | 第24-32页 |
| 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3.1.1 供试材料 | 第24页 |
| 3.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 | 第24页 |
| 3.1.3 试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3.1.4 统计分析 | 第25页 |
| 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3.2.1 15个不同黄肉猕猴桃品种相关果形指数比较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2.2 15个不同黄肉猕猴桃品种相关果实品质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(1) 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(2) 可滴定酸含量分析 | 第27页 |
| (3) Vc含量分析 | 第27页 |
| (4)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SSC)含量比较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(5) 果实抗氧化能力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3.3 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2-34页 |
| 4.1 结论 | 第32-33页 |
| 4.2 展望 | 第33-3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4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