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元宝山地区四堡群变形变质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区交通地理概况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4.2 论文完成实际工作量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| 第13-24页 |
2.1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3-15页 |
2.2 区域地层特征 | 第15-21页 |
2.2.1 四堡群(Pts) | 第16-19页 |
2.2.2 丹州群(Ptd) | 第19-20页 |
2.2.3 南华系Nh | 第20页 |
2.2.4 寒武系(?) | 第20页 |
2.2.5 泥盆-石炭系(D-C) | 第20-21页 |
2.3 区域岩浆 | 第21页 |
2.4 区域变质 | 第21-22页 |
2.5 区域构造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5.1 褶皱构造 | 第22页 |
2.5.2 断裂构造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四堡群剖面分析 | 第24-37页 |
3.1 黄金-四堡剖面 | 第24-30页 |
3.1.1 剖面描述 | 第25-26页 |
3.1.2 黄金四堡剖面岩石组合及侵入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1.3 剖面构造特征 | 第27-30页 |
3.2 安垂-林洞剖面 | 第30-37页 |
3.2.1 剖面描述 | 第30-31页 |
3.2.2 安垂林洞剖面岩石组合及侵入岩特征 | 第31-32页 |
3.2.3 安垂林洞剖面构造特征 | 第32-37页 |
第4章 相平衡模拟 | 第37-44页 |
4.1 岩相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 相平衡模拟 | 第39-40页 |
4.3 P-T视剖面图分析 | 第40-44页 |
第5章 元宝山地区地层年代研究 | 第44-51页 |
5.1 锆石年龄及其意义 | 第44-48页 |
5.1.1 采样位置 | 第44页 |
5.1.2 样品处理与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1.3 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2 年龄的地质意义 | 第48-51页 |
第6章 四堡群构造演化讨论 | 第51-54页 |
第7章 认识及结论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