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2.1 综合成本的内涵、外延与测算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2.2 基于综合成本及其子成本的贸易战略调整 | 第15-18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8页 |
1.3 理论支点、核心观点与分析框架 | 第18-20页 |
1.3.1 理论支点 | 第18-19页 |
1.3.2 核心观点 | 第19页 |
1.3.3 分析框架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.1 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 | 第20-21页 |
1.4.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| 第21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.5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21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的综合成本观:理论支点的构建 | 第23-32页 |
2.1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成本的具体形式 | 第23-26页 |
2.1.1 资源型产品的属性及其贸易过程特点 | 第23-24页 |
2.1.2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中成本的具体形态 | 第24-26页 |
2.2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成本的归纳 | 第26-28页 |
2.2.1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子成本内涵与外延 | 第26-27页 |
2.2.2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内涵与外延 | 第27-28页 |
2.3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的综合成本观: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| 第28-32页 |
2.3.1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的综合成本与其子成本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2.3.2 资源型产品对外贸易的综合成本观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测算:原理、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| 第32-48页 |
3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测算原理 | 第32-34页 |
3.1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结构的测算原理 | 第32页 |
3.1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总量的测算原理 | 第32-34页 |
3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测算指标体系 | 第34-36页 |
3.2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结构的测算指标体系 | 第34-35页 |
3.2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总量的测算指标体系 | 第35-36页 |
3.3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的测算与评价 | 第36-48页 |
3.3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结构的的测算与评价 | 第36-46页 |
3.3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综合成本总量的测算与评价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战略设计的依据:成本-收益比较视角 | 第48-56页 |
4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成本-收益比较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1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收益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1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成本-收益比较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成本-收益态势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2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收益态势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2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的成本态势分析 | 第53-56页 |
第五章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战略调整:思路与方案 | 第56-61页 |
5.1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思路 | 第56-58页 |
5.1.1 提高煤炭资源环境税,推进煤炭税制改革 | 第56-57页 |
5.1.2 优化能源贸易结构,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| 第57页 |
5.1.3 加快煤炭技术创新,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 | 第57-58页 |
5.2 中国煤炭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方案 | 第58-61页 |
5.2.1 优化资源税制并实施开采总量控制,促进资源成本内部化 | 第58页 |
5.2.2 完善环境税制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,促进环境成本内部化 | 第58-59页 |
5.2.3 建立煤炭价格基准并强化政府调控,促进煤炭价格合理化 | 第59页 |
5.2.4 实施贸易结构调整和进口替代战略,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| 第59-60页 |
5.2.5 强化资源投资合作并加快技术创新,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66-67页 |
后记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