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中国文字语言的图像化范式 | 第6-9页 |
1.1 文字研究历史初探 | 第6页 |
1.2 工笔人物画造型的“语言”文化背景研究 | 第6-9页 |
第2章 工笔人物画与方言极尽融合 | 第9-15页 |
2.1 滕州方言概述 | 第9-10页 |
2.2 滕州方言的“滕州性格” | 第10-11页 |
2.2.1 粗犷豪爽,言简意赅 | 第10-11页 |
2.2.2 直截了当,语义刚进 | 第11页 |
2.3 滕州方言中滕州审美 | 第11-12页 |
2.3.1 大气张扬 | 第11页 |
2.3.2 活泼灵动 | 第11-12页 |
2.4 方言图像化的工笔人物画初探 | 第12-13页 |
2.5 工笔人物画作品呈现出的“写实” | 第13页 |
2.6 工笔人物画方言拓宽了艺术视野,突破传统技艺 | 第13-15页 |
第3章 工笔人物画与方言创新设计实践的体会与感悟 | 第15-21页 |
3.1 语言符号的译解 | 第15页 |
3.2 滕州方言与工笔人物画的融合 | 第15-19页 |
3.3 技法形式语言的多元化的“优”与“劣” | 第19页 |
3.4 技术与艺术的趋同和差异 | 第19-21页 |
3.4.1 技术的重要性 | 第19-20页 |
3.4.2 艺术远大于技术 | 第20-21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21-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3页 |
附录 | 第23-2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26-27页 |
致谢 | 第27-29页 |
作品集 | 第29-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