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含缺陷脆性材料裂纹扩展的研究 | 第10-14页 |
| 1.3 含缺陷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1.4 含缺陷脆性材料数值仿真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1.4.1 数值仿真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1.4.2 离散元法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1.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受压下含单条微裂纹缺陷的碳化硅陶瓷DEM模拟 | 第19-38页 |
| 2.1 引言 | 第19页 |
| 2.2 含单条微裂纹碳化硅陶瓷单轴压缩DEM模型 | 第19-22页 |
| 2.2.1 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测定 | 第19-20页 |
| 2.2.2 碳化硅陶瓷DEM模型建立及校准 | 第20页 |
| 2.2.3 单条预制斜裂纹的建立 | 第20-21页 |
| 2.2.4 单轴压缩DEM模型 | 第21-22页 |
| 2.3 裂纹扩展分析 | 第22-25页 |
| 2.4 力学性能分析 | 第25页 |
| 2.5 预制裂纹周围场的演化分析 | 第25-35页 |
| 2.5.1 力链场分析 | 第25-30页 |
| 2.5.2 位移场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2.5.3 应力场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2.6 预制裂纹尺寸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2.7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3章 受压下含单个孔洞缺陷的碳化硅陶瓷DEM模拟 | 第38-52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8页 |
| 3.2 含单个微孔洞缺陷的单轴压缩DEM模型 | 第38-41页 |
| 3.2.1 微孔洞缺陷建模 | 第38-40页 |
| 3.2.2 孔洞参数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| 3.3 力学性能 | 第41-48页 |
| 3.3.1 不同纵横比的比较 | 第41-44页 |
| 3.3.2 不同孔洞形状的比较 | 第44-48页 |
| 3.4 孔洞尺寸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第4章 受压下含微裂纹系缺陷的碳化硅陶瓷DEM模拟 | 第52-77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2页 |
| 4.2 两条平行的微裂纹 | 第52-63页 |
| 4.2.1 位置关系参数的确定及选取 | 第52-53页 |
| 4.2.2 不同裂纹倾角 | 第53-61页 |
| 4.2.3 不同岩桥长度 | 第61-63页 |
| 4.3 两条取向各异的微裂纹 | 第63-66页 |
| 4.4 多条随机分布裂纹系 | 第66-75页 |
| 4.4.1 裂纹密度函数 | 第66-68页 |
| 4.4.2 试样失效模式 | 第68-70页 |
| 4.4.3 力学性能影响 | 第70-75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| 第5章 受压下含微孔洞系缺陷的碳化硅陶瓷DEM模拟 | 第77-89页 |
| 5.1 引言 | 第77页 |
| 5.2 两个平行孔洞 | 第77-81页 |
| 5.2.1 不同孔洞倾角 | 第77-79页 |
| 5.2.2 不同岩桥长度 | 第79-81页 |
| 5.3 两个取向各异的孔洞 | 第81-83页 |
| 5.4 多个随机分布的孔洞系 | 第83-88页 |
| 5.4.1 孔洞密度的定义 | 第83-85页 |
| 5.4.2 试样失效模式 | 第85-86页 |
| 5.4.3 力学性能影响 | 第86-88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| 6.1 全文总结 | 第89-90页 |
| 6.2 研究展望 | 第90-9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1-97页 |
| 致谢 | 第97-9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