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 导论 | 第9-17页 |
(一) 选题的提出、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(三) 研究方法、思路 | 第14-16页 |
(四) 研究重点 | 第16页 |
(五) 研究难点 | 第16页 |
(六) 研究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二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| 第17-21页 |
(一)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的内涵和特点 | 第17-18页 |
(二)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的发展状况 | 第18-21页 |
三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现状及不足 | 第21-26页 |
(一)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司法现状 | 第21-24页 |
(二)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的不足 | 第24-26页 |
四 国外社会调查程序的立法及发展状况 | 第26-34页 |
(一) 美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发展状况 | 第26-29页 |
(二) 日本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发展状况 | 第29-30页 |
(三) 德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发展状况 | 第30-31页 |
(四) 各国与我国目前社会调查程序的对比分析及优劣 | 第31-34页 |
五 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程序的完善建议 | 第34-45页 |
(一) 明确社会调查程序的主体及时间 | 第34-37页 |
(二) 建立科学的社会调查报告审查模式 | 第37-39页 |
(三) 明确社会调查报告的适用程序 | 第39-41页 |
(四) 建立社会调查程序的相关配套工作体系 | 第41-45页 |
六 结论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