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海泡石基CO2吸附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动力学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4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胺负载固体吸附剂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胺负载固体制备方法和吸附剂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胺负载多孔硅基吸附剂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胺负载碳材料吸附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胺负载分子筛基吸附剂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胺基负载MOFs吸附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胺基负载聚合物吸附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胺负载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8 胺负载天然黏土矿基吸附剂第17页
    1.3 海泡石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海泡石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海泡石的提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海泡石的改性第19-22页
    1.4 论文工作的提出第22-24页
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4-31页
    2.1 原材料及制备表征设备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吸附剂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热重分析(TGA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N_2物理吸附/脱附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(FT-IR)第26页
    2.3 吸附剂制备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海泡石物理沉降法提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超声辅助物理沉降法提纯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海泡石的酸活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一步法制备海泡石固载体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浸渍法制备胺负载吸附剂第27-28页
    2.4 CO_2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测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装置及流程设置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吸附量计算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2.5 价格评估第29页
    2.6 吸附动力学方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伪一阶动力学方程(Pseudo-first-order model,PFO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伪二阶动力学方程(Pseudo-second-order model,PSO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Avrami方程第30-31页
第3章 海泡石的提纯及吸附剂固载体的制备第31-45页
    3.1 海泡石提纯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物理沉降法提纯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含絮凝剂海泡石产品的二次提纯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超声辅助对提纯速度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3.2 酸活化海泡石第35-36页
    3.3 一步法制备吸附剂固载体第36-38页
    3.4 海泡石结构表征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热重分析(TGA)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N_2吸附表征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(FTIR)第42-4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3-45页
第4章 浸渍法制备DETA负载海泡石吸附剂第45-57页
    4.1 吸附剂的表征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扫描电镜分析(SEM)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热重分析(TGA)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N_2吸附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(FTIR)第49-50页
    4.2 CO_2吸附研究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胺负载酸活化海泡石的CO_2吸附性能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胺负载提纯海泡石的CO_2吸附性能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4.3 价格评估第55-56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6-57页
第5章 吸附剂动力学研究第57-63页
    5.1 DETA含量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 5.2 吸附温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59-6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3-64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64页
参考文献第64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酶催化水解动力学分离芳香酸对映体的研究
下一篇: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