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难点 | 第13页 |
1.4.2 研究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| 第14-18页 |
2.1 基本概念阐释 | 第14-15页 |
2.1.1 诚信 | 第14页 |
2.1.2 诚信体系 | 第14-15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2.2.1 博弈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利津县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实践 | 第18-22页 |
3.1 利津县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背景 | 第18页 |
3.2 利津县政府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工作的现状 | 第18-21页 |
3.3 利津县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| 第21-22页 |
第4章 国内外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借鉴 | 第22-32页 |
4.1 国内开展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借鉴 | 第22-27页 |
4.1.1 睢宁县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实践 | 第22-23页 |
4.1.1.1 睢宁县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 | 第22页 |
4.1.1.2 睢宁县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4.1.2 荣成市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实践 | 第23-26页 |
4.1.2.1 荣成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情况 | 第23-24页 |
4.1.2.2 荣成市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4.1.3 国内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| 第26-27页 |
4.2 国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经验 | 第27-32页 |
4.2.1 美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| 第28-29页 |
4.2.2 欧洲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| 第29页 |
4.2.3 日本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| 第29-30页 |
4.2.4 国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借鉴 | 第30-32页 |
第5章 完善利津县政府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 | 第32-37页 |
5.1 强力推动,持续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| 第32页 |
5.2 建章立制,完善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| 第32-33页 |
5.3 率先垂范,积极打造诚信政府 | 第33-34页 |
5.4 扶持引导,积极培植信用产品市场 | 第34-35页 |
5.5 加强宣教,推动诚信文化建设 | 第35-36页 |
5.6 创新实践,引入大数据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| 第36页 |
5.7 统筹协调,加快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