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画艺术中的夸张趣味性在《回归》系列插画中的运用和表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插画艺术的概念和发展 | 第12-16页 |
1.1 插画的概念 | 第12页 |
1.2 插画的发展 | 第12-16页 |
1.2.1 插画的应用领域 | 第12-13页 |
1.2.2 插画的分类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插画艺术的趣味 | 第16-18页 |
2.1 儿童读物中的夸张趣味性 | 第16-17页 |
2.2 广告设计中的夸张趣味性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世界著名插画师作品中的夸张趣味性 | 第18-22页 |
3.1 诺曼洛克威尔作品中的夸张趣味性的体现 | 第18-19页 |
3.2 加藤彩作品中的夸张趣味性的体现 | 第19-20页 |
3.3 本杰明作品中色彩的夸张趣味性的体现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用表现手段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2-32页 |
4.1 用变形的表现手法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2-23页 |
4.2 用线条的表现手法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3-25页 |
4.2.1 插画设计与线条 | 第23页 |
4.2.2 用线条塑造角色形体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3-25页 |
4.3 色彩的运用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5-27页 |
4.3.1 色彩与插画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4.3.2 插画色彩中的趣味性的运用 | 第26-27页 |
4.3.3 插画艺术中色彩感情的价值 | 第27页 |
4.4 插画艺术中卡通人物的造型特征 | 第27-28页 |
4.4.1 插画与卡通人物的关联 | 第27页 |
4.4.2 卡通人物形象在插画设计中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4.5 在细节刻画上来体现夸张趣味性 | 第28-32页 |
4.5.1 头部的塑造来体现角色的夸张趣味性 | 第28页 |
4.5.2 脸部的刻画来体现角色的夸张趣味性 | 第28-29页 |
4.5.3 肢体的塑造来体现角色的夸张趣味性 | 第29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4页 |
致谢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附录作品 | 第38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