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--环境气象学论文

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REDD+公平正义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3-4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第36-38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技术线路第40-4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41-42页
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42-62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REDD+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平正义第44-47页
    2.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借鉴第47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马克思、恩格斯的自然观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第58-6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3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REDD+被掩盖的公平正义问题第62-87页
    3.1 REDD+的代间公平问题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REDD+的代间利益公平问题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REDD+的代间机会公平问题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REDD+的代间环境公平问题第66-68页
    3.2 REDD+的代际公平问题第68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REDD+的代际利益公平问题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REDD+的代际机会公平问题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REDD+的代际环境公平问题第72-76页
    3.3 REDD+的程序正义问题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REDD+的程序正当性问题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REDD+的环境程序正义问题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REDD+的资金机制程序正义问题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REDD+的评估程序正义问题第81-82页
    3.4 REDD+的结果正义问题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REDD+的分配结果正义问题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REDD+的权利平等性问题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REDD+项目的阶段性结果正义问题第85-8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4 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REDD+公平正义问题成因分析第87-113页
    4.1 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第87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经济全球化时代阶级矛盾依然存在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无法根本解决阶级矛盾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REDD+公平正义问题的核心是资产阶级对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掠夺第90-92页
    4.2 客观原因是跨国资本产生资本暴力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跨国资本力量强大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跨国资本贪婪无节制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通过REDD+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第96-98页
    4.3 直接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教育缺失第98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公平正义观是REDD+主观价值判断的重要范畴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是科学的公平正义观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当今REDD+的公平正义观是资产阶级价值取向主导的第102-106页
    4.4 重要原因是REDD+项目自身的局限性第106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制度建设不完善使REDD+公平正义缺乏保障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程序执行效率低影响REDD+公平正义的落实第109-11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5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REDD+公平正义问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113-136页
    5.1 解决REDD+公平正义问题的必要性第11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是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美好愿景的必然要求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是解决REDD+思想道德问题的主观需求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是解决REDD+伦理制度问题的客观需要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是解决REDD+道德实践问题的现实诉求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是实现公平正义应对生态危机的迫切需求第122-124页
    5.2 解决REDD+公平正义问题的可行性第12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决REDD+公平正义问题的理论基础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”是解决REDD+公平正义问题新的思想武器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是REDD+建设中的必然要求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教育能够唤醒人们对REDD+公平正义的科学认识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“五大发展理念”引领REDD+的发展方向第132-13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6 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REDD+公平正义的实现第136-159页
    6.1 实现REDD+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第136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创新原则第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协调原则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绿色原则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开放原则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共享原则第140页
    6.2 实现REDD+公平正义的几个关键环节第140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坚持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思想为指导第141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传播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第145-1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强化REDD+公平正义的国际话语权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推进生态道德教育第150-1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完善REDD+公平正义的制度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深化生态文明科学研究第155-15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158-159页
结论第159-160页
参考文献第160-16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9-170页
致谢第170-172页
附件第172-174页

论文共1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原理对《伤寒论》治疗自闭症的文献研究
下一篇:肝硬化医生报告结局量表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