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结构理论论文

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研究方法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浅埋、偏压隧道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围岩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的判定及围岩稳定性分析第18-24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8页
    2.2 隧道的浅埋和偏压的判定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隧道浅埋、偏压的判定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隧道断面尺寸的判定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失稳影响因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为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质环境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超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工法比选第24-39页
    3.1 依托工程概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质条件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气象水文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3.2 MIDAS/GTS软件介绍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原理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MIDASGTS的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MIDASGTS适用范围和求解步骤第27-28页
    3.3 计算过程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MIDAS/GTS建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边界条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本构模型及参数的选取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三种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第31页
    3.4 双侧壁导坑法的数值模拟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双侧壁导坑法网格的划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围岩变形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围岩应力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支护内力分析第33页
    3.5 CRD法的数值模拟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CRD工法网格的划分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围岩变形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围岩应力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支护内力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6 台阶法的数值模拟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台阶法网格的划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围岩变形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围岩应力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支护内力分析第37页
    3.7 三种施工方法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港沟隧道双侧壁工法优化研究第39-46页
    4.1 模型及参数选取第39-40页
    4.2 隧道围岩变形对比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拱顶沉降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洞室收敛变形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4.3 隧道围岩应力对比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5章 现场监控量测及数据处理第46-61页
    5.1 必测项目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洞内外观察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拱顶下沉及净空收敛量测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地表沉降量测第49-50页
    5.2 隧道稳定性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 5.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洞内外观察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地表沉降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拱顶沉降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水平收敛第58-59页
    5.4 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第59-6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61-6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1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冷补沥青混合料添加剂的研发与评价
下一篇:基于RAP的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