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8-15页 |
1 恩诺沙星的特性 | 第8-9页 |
1.1 恩诺沙星理化性质 | 第8页 |
1.2 抗菌机制及药理作用 | 第8-9页 |
2 机体对恩诺沙星的作用 | 第9-10页 |
2.1 恩诺沙星降解产物与代谢产物 | 第9-10页 |
2.2 恩诺沙星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| 第10页 |
3 恩诺沙星测定方法 | 第10-12页 |
3.1 恩诺沙星测定的主要方法 | 第10-11页 |
3.2 动物血浆中恩诺沙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4 恩诺沙星微囊制剂的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5 恩诺沙星制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| 第13页 |
6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5页 |
1 试验材料 | 第15页 |
1.1 试验动物 | 第15页 |
1.2 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15页 |
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5页 |
2 试剂与配制 | 第15-16页 |
2.1 胰酶液的配制 | 第15页 |
2.2 恩诺沙星对照品母液及系列浓度溶液的配制 | 第15-16页 |
2.3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母液系列浓度溶液的配制 | 第16页 |
2.4 pH6.8磷酸盐缓冲液 | 第16页 |
2.5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母液系列浓度溶液的配制(高效液相色谱法) | 第16页 |
3 试验方法 | 第16-24页 |
3.1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| 第16-18页 |
3.2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体外释放度测定 | 第18-20页 |
3.3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稳定性试验 | 第20-21页 |
3.4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在瘤胃中的稳定性试验 | 第21页 |
3.5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药效学试验 | 第21-24页 |
4 数据处理 | 第24-25页 |
试验结果 | 第25-43页 |
1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5-31页 |
1.1 紫外分光光度法 | 第25-28页 |
1.2 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8-31页 |
2 释放度试验 | 第31-33页 |
2.1 恩诺沙星在盐酸中的标准曲线 | 第31页 |
2.2 pH6.8缓冲液中的标准曲线 | 第31-32页 |
2.3 ENR与EMS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 | 第32-33页 |
3 稳定性试验 | 第33-37页 |
3.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3-35页 |
3.2 加速试验 | 第35-36页 |
3.3 长期试验 | 第36-37页 |
4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在牛瘤胃中的溶解效果 | 第37页 |
5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药效学试验 | 第37-43页 |
5.1 血液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| 第37-40页 |
5.2 口服ENR及EMS的药动学特征 | 第40-43页 |
讨论与分析 | 第43-50页 |
1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有效成分提取方法 | 第43页 |
2 UV法与HPLC法测定明胶微囊中恩诺沙星的比较 | 第43-44页 |
3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体外释放度 | 第44-45页 |
3.1 释放度测定时微囊取样量的选取 | 第44页 |
3.2 EMS的肠溶缓释特性 | 第44-45页 |
4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稳定性 | 第45-46页 |
5 恩诺沙星明胶微囊药效学 | 第46-50页 |
5.1 血浆中恩诺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46-47页 |
5.2 关于环丙沙星的测定 | 第47页 |
5.3 关于药效学试验动物的选取 | 第47-48页 |
5.4 猪采血方法 | 第48-50页 |
全文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Abstract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