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廉·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析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2-14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威廉·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| 第18-30页 |
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| 第18-24页 |
一、人与自然的关系 | 第18-20页 |
二、异化劳动理论 | 第20-23页 |
三、批判资本主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“异化消费”理论 | 第24-30页 |
一、“异化消费”视域的批判 | 第25-27页 |
二、“生态殖民主义”的批判 | 第27-30页 |
第二章 威廉·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 | 第30-43页 |
第一节 “控制自然”观念的批判 | 第30-34页 |
一、“控制自然”的历史来源 | 第30-33页 |
二、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“服从自然”观念的批判 | 第34-38页 |
一、“服从自然”的因果联系 | 第35-36页 |
二、高强度架构下的社会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“解放自然”观念的重塑 | 第38-43页 |
一、“解放自然”的含义 | 第38-40页 |
二、需求的三种模式 | 第40-43页 |
第三章 威廉·莱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 | 第43-52页 |
第一节 多元的幸福社会 | 第43-45页 |
第二节 “稳态经济” | 第45-48页 |
一、“稳态经济”的特征 | 第45-47页 |
二、“稳态经济”的建构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“易于生存的社会” | 第48-52页 |
一、“易于生存的社会”的内涵 | 第48-50页 |
二、建设“易于生存的社会”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威廉·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评价 | 第52-60页 |
第一节 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| 第52-56页 |
一、重新审视“控制自然”观念 | 第52-54页 |
二、理性使用科学技术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莱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局限 | 第56-60页 |
一、理想化的社会方案 | 第56-58页 |
二、主体性哲学的束缚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