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绪论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2-17页 |
1 POF的中医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1 中医病因病机 | 第12页 |
1.2 中药治疗POF的药理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3 中医治疗POF的疗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单方验方 | 第13页 |
1.3.2 中医药序贯周期疗法 | 第13页 |
1.3.3 膏方治疗 | 第13-14页 |
1.3.4 中成药治疗 | 第14页 |
2 卵巢早衰的西医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2.1 西医病因 | 第14页 |
2.2 西药治疗POF作用机制 | 第14-15页 |
2.3 西医治疗POF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3.1 激素替代治疗 | 第15页 |
2.3.2 辅助生殖技术 | 第15页 |
2.3.3 卵巢移植技术 | 第15页 |
2.3.4 基因治疗 | 第15页 |
2.3.5 干细胞治疗 | 第15-16页 |
3 补肾活血汤防治POF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17-28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7页 |
1.2 实验药物 | 第17页 |
1.3 实验试剂 | 第17页 |
1.4 试剂配制 | 第17页 |
1.5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17-1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1 交配繁殖及筛选实验动物 | 第18页 |
2.2 取B6AF1雌鼠阴道脱落细胞 | 第18页 |
2.3 建立慢性应激性POF小鼠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4 POF小鼠模型鉴定 | 第19页 |
2.5 分组给药 | 第19页 |
2.6 实验取材 | 第19-20页 |
2.7 计算脏器指数 | 第20页 |
2.8 子宫和卵巢H&E染色 | 第20页 |
2.9 测定小鼠血清E_2水平变化(ELISA法) | 第20-21页 |
2.10 测定小鼠血清FSH水平变化(ELISA法) | 第21页 |
2.11 统计学分析 | 第21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21-28页 |
3.1 鉴定造模是否成功 | 第21-23页 |
3.1.1 小鼠一般情况 | 第21页 |
3.1.2 小鼠阴道脱落细胞变化 | 第21-22页 |
3.1.3 小鼠卵巢和子宫指数水平变化 | 第22-23页 |
3.1.4 小鼠卵巢组织H&E染色 | 第23页 |
3.1.5 小鼠子宫组织H&E染色 | 第23页 |
3.2 补肾活血汤的治疗作用 | 第23-28页 |
3.2.1 小鼠一般情况 | 第23-24页 |
3.2.2 小鼠卵巢和子宫指数水平变化 | 第24-25页 |
3.2.3 小鼠血清E_2、FSH含量(ELISA检测) | 第25页 |
3.2.4 小鼠卵巢组织H&E染色 | 第25-26页 |
3.2.5 小鼠子宫组织H&E染色 | 第26-28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28-31页 |
1 补肾活血汤药物组成、方解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| 第28-29页 |
1.1 补肾活血汤药物组成及方解 | 第28页 |
1.2 补肾活血汤中各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| 第28-29页 |
2 补肾活血汤治疗应激性POF小鼠的结果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1 小鼠一般情况 | 第29页 |
2.2 小鼠卵巢和子宫指数变化 | 第29页 |
2.3 小鼠血清E_2、FSH水平变化 | 第29-30页 |
2.4 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| 第30页 |
2.5 小鼠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第四部分 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6页 |
附录 | 第36-3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