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高光谱遥感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高光谱遥感在农业上的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3 作物主要农学参数光谱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3.1 叶面积指数 | 第11-12页 |
1.3.2 叶绿素含量 | 第12页 |
1.3.3 植株氮素营养 | 第12-13页 |
1.4 籽粒品质光谱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5 研究目标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1 试验设计 | 第16页 |
2.2 数据获取 | 第16-19页 |
2.2.1 冬小麦群体冠层光谱 | 第16-17页 |
2.2.2 叶面积指数测定 | 第17页 |
2.2.3 叶绿素含量测定 | 第17页 |
2.2.4 地上干生物量测定 | 第17页 |
2.2.5 植株氮积累量测定 | 第17-18页 |
2.2.6 氮营养指数的测定 | 第18页 |
2.2.7 籽粒蛋白质产量测定 | 第18-19页 |
2.3 数据分析与应用 | 第19-20页 |
2.3.1 数据预处理 | 第19页 |
2.3.2 偏最小二乘回归 | 第19-20页 |
2.3.3 多元逐步回归 | 第20页 |
2.4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| 第2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7页 |
3.1 冬小麦冠层光谱响应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1.1 不同氮运筹模式下冬小麦冠层光谱变化特征 | 第20-22页 |
3.1.2 冬小麦冠层一阶微分反射光谱及红边特征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1.3 冬小麦冠层连续统去除反射光谱 | 第23-24页 |
3.2 不同氮运筹模式下冬小麦主要农学参数变化规律 | 第24-27页 |
3.2.1 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 | 第24-25页 |
3.2.2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| 第25-26页 |
3.2.3 冬小麦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 | 第26页 |
3.2.4 冬小麦地上部氮积累量的变化规律 | 第26-27页 |
3.3 不同氮运筹模式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农学参数的关系 | 第27-30页 |
3.3.1 冬小麦主要农学参数的光谱特征波段 | 第27-30页 |
3.3.2 冬小麦主要农学参数光谱估测模型 | 第30页 |
3.4 不同氮运筹模式籽粒蛋白质产量光谱监测 | 第30-33页 |
3.4.1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产量变化规律 | 第30-31页 |
3.4.2 冬小麦主要农学参数与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3.4.3 籽粒蛋白质产量光谱监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| 第32-33页 |
3.5 冬小麦氮亏缺模型研究 | 第33-37页 |
3.5.1 不同氮运筹模式下冬小麦氮素营养状况 | 第33-35页 |
3.5.2 冬小麦氮亏缺量高光谱估测 | 第35-37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37-41页 |
4.1 结论 | 第37-39页 |
4.2 讨论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7页 |
Abstract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