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机床设计、制造与维修论文--机床结构论文--机床自动控制设备论文

3-PRS并联机床的运动学及控制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并联机床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并联机床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并联床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并联机床的发展趋势第14-15页
    1.4 并联机床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3-PRS并联机床的位置分析第18-28页
    2.1 计算3-RPS并联机床的自由度第18-19页
    2.2 3-PRS并联机床位姿矩阵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并联机床的几何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确定位姿矩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确定位姿矩阵中的独立参数第22-23页
    2.3 运动学位置逆解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6-28页
第3章 3-PRS并联机床的运动学标定第28-34页
    3.1 并联机床加工误差源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并联机床的运动学标定进展第29-31页
    3.3 对并联机床运动学标定研究的几点建议第31页
    3.4 方案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3-PRS并联机床控制系统的设计第34-50页
    4.1 运动控制卡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系统硬件结构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运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PCI-1243U运动控制卡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控制芯片第37页
    4.3 伺服系统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的控制方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伺服电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伺服驱动器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伺服驱动器参数设定第40-44页
    4.4 调试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驱动信息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机械参数设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操作界面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I/O设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HOME设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数字量输入输出第49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49-50页
第5章 3-PRS并联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第50-62页
    5.1 API函数及动态链接库第50-51页
    5.2 系统初始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硬件初始化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系统参数配置第51-52页
    5.3 VB人机界面第52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菜单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操作空间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点到点运动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关节坐标第61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1-62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2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附录第70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6005铝合金成分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
下一篇:40mm厚7B05铝合金板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