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利枢纽、水工建筑物论文--调水工程论文

南水北调条件下潮白河地下水调蓄区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进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岩作用的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地球化学模拟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模拟软件—PHREEQC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7-18页
2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18-20页
3 实验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静态实验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土柱实验第21-23页
4 静态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3-39页
    4.1 实验结果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钙镁离子变化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钠钾离子变化特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硝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重碳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硫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氯离子变化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pH变化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4.2 结果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三氮变化规律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阳离子变化规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第34-38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5 土柱实验结果分析第39-49页
    5.1 实验结果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钙镁离子变化特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钠钾离子变化特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硝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重碳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硫酸根离子变化特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氯离子变化特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pH变化特征第43页
    5.2 土柱实验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三氮变化规律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阳离子变化规律第47-48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6 结论和建议第49-51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9-50页
    6.2 建议和展望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功率太阳能斯特林热机流阻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SVM和K-均值聚类的RBF神经网络短时交通流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