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6页 |
1.2.1 生态服务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小流域综合治理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4 GIS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应用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| 第19-25页 |
2.1 西平小流域的自然地理情况 | 第19-22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19页 |
2.1.2 地质地貌 | 第19-20页 |
2.1.3 气候水文 | 第20-21页 |
2.1.4 土壤植被 | 第21页 |
2.1.5 生态环境特征及防治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2 社会经济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3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23-25页 |
2.3.1 主要数据来源 | 第23页 |
2.3.2 数据处理 | 第23-25页 |
3 流域InVEST模型建立 | 第25-39页 |
3.1 InVEST模型的原理与特点 | 第25-27页 |
3.1.1 InVEST模型SDR模块原理 | 第25-26页 |
3.1.2 InVEST水源涵养原理 | 第26-27页 |
3.2 流域InVEST模型因子参数计算 | 第27-35页 |
3.2.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| 第27-28页 |
3.2.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| 第28-29页 |
3.2.3 坡度坡长因子LS | 第29-30页 |
3.2.4 植被覆盖与作物管理因子(C) | 第30-31页 |
3.2.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(P) | 第31-32页 |
3.2.6 潜在蒸散量 | 第32-33页 |
3.2.7 植物可利用水含量 | 第33-34页 |
3.2.8 植物蒸散系数 | 第34页 |
3.2.9 泥沙持留率 | 第34-35页 |
3.3 西平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| 第35-38页 |
3.3.1 不同地类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分析 | 第36页 |
3.3.2 不同坡度下的土壤侵蚀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4 西平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调整优化 | 第39-46页 |
4.1 坡面侵蚀单元的划定 | 第39-41页 |
4.2 西平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| 第41-43页 |
4.2.1 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| 第41页 |
4.2.2 土地适宜性评价 | 第41-42页 |
4.2.3 评价指标的获取与量化 | 第42页 |
4.2.4 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| 第42-43页 |
4.3 小流域土地利用的调整 | 第43-45页 |
4.3.1 建设任务与目标 | 第43-44页 |
4.3.2 土地利用调整策略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西平小流域调整前后生态服务分析 | 第46-69页 |
5.1 调整前后西平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服务分析 | 第46-54页 |
5.1.1 西平小流域水土保持SDR模块合理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1.2 西平小流域水土保持调整前后土壤侵蚀评价分析 | 第47-49页 |
5.1.3 西平小流域调整前后沉积物保留分布情况 | 第49-50页 |
5.1.4 西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沉积物保留情况 | 第50-52页 |
5.1.5 西平小流域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沉积物保留情况 | 第52-53页 |
5.1.6 西平小流域不同地形坡度条件下的沉积物保留情况 | 第53-54页 |
5.2 调整前后西平小流域的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分析 | 第54-64页 |
5.2.2 西平小流域优化前后水源涵养合理性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2.3 西平小流域优化前后水源涵养综合分析 | 第56-57页 |
5.2.4 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水源涵养量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2.5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水源涵养量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.6 不同坡度条件下的水源涵养量分析 | 第60页 |
5.2.7 水源涵养量与降雨量相关性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2.8 水源涵养量与潜在蒸散量相关性分析 | 第62-64页 |
5.3 西平小流域调整前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4 西平小流域调整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冷热点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4.1 热点分析原理 | 第65页 |
5.4.2 生态服务冷热点结果分析 | 第65-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6 西平小流域调整前后生态服务综合评估 | 第69-73页 |
6.1 生态服务功能综合分析 | 第70-71页 |
6.2 土地利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| 第71-72页 |
6.3 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分区 | 第72-7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3页 |
7 结论与讨论 | 第73-76页 |
7.1 结论 | 第73-75页 |
7.2 讨论与不足 | 第75页 |
7.3 创新点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0页 |
在校期间参与的项目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