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空间物理论文--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论文

基于阵列PMT光子测量的时间刻度系统的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宇宙线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LHAASO计划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第17-18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SNO实验的时间标定方案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HAWC实验的时间标定方案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WCDA时间标定及存在问题第22-2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第24-27页
第2章 LHAASO-WCDA时间标定的研究第27-35页
    2.1 光电倍增管工作原理第27-28页
    2.2 水切伦科夫探测技术第28-29页
    2.3 WCDA工作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2.4 LHAASO-WCDA交叉标定方案及需求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2.5 LHAASO-WCDA时间刻度系统方案第32-3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LHAAOS-WCDA时间刻度系统硬件设计第35-47页
    3.1 硬件系统构成第35页
    3.2 同步触发单元第35-37页
    3.3 光源驱动单元第37-38页
    3.4 时间差测量单元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TDC原理简介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TDC7201简介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时间差测量单元第43-44页
    3.5 光电倍增管输出信号的采集单元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光电倍增管输出信号处理方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光电倍增管信号采集的实现第45-4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LHAAOS-WCDA时间刻度系统软件设计第47-63页
    4.1 硬件系统程序开发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同步触发单元程序开发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光源驱动单元程序开发第55-56页
    4.2 LHAAOS-WCDA时间刻度系统上位机的开发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上位机功能需求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串口模块的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参数配置模块的设计第58-61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第5章 LHAASO-WCDA时间刻度系统的测试第63-75页
    5.1 LHAASO-WCDA软件部分测试第63-67页
    5.2 LHAASO-WCDA硬件部分测试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同步触发单元测试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光源驱动单元测试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时间差测量单元测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光电倍增管信号采集测试第70-72页
    5.3 时间刻度系统测试第72-7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1页
致谢第81-83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时空序列混合预测模型及实证研究
下一篇:太阳风条件对磁通量传输事件发生率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