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4页 |
1.1 配合物的概述 | 第11页 |
1.2 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金属离子的影响 | 第11页 |
1.2.2 配体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.3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配合物的应用前景 | 第13-15页 |
1.4 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5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-24页 |
第二章 过渡金属Ni(Ⅱ)、Co(Ⅱ)、Mn(Ⅱ)与2-碘4-磺基苯甲酸(H_2isba)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表征 | 第24-66页 |
2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5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2.2 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2.3 性质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3.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| 第25页 |
2.3.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25页 |
2.3.3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| 第25页 |
2.3.4 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光谱表征 | 第25-26页 |
2.3.5 配合物的PXRD图谱表征 | 第26页 |
2.4 配合物1、2和3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26-37页 |
2.4.1 配合物1、2和3的合成 | 第26-27页 |
2.4.2 配合物1、2、3的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7页 |
2.4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27-34页 |
2.4.2.2 配合物1、2和3的红外光谱 | 第34-35页 |
2.4.2.3 配合物1和2的热重分析 | 第35页 |
2.4.2.4 配合物1、2和3的紫外光谱 | 第35-36页 |
2.4.2.5 配合物1和2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和配合物3的样品PXRD | 第36-37页 |
2.5 配合物4和5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37-46页 |
2.5.1 配合物4和5的合成 | 第37-38页 |
2.5.2 配合物4和5的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6页 |
2.5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38-44页 |
2.5.2.2 配合物4和5的红外光谱 | 第44页 |
2.5.2.3 配合物4的热重分析 | 第44页 |
2.5.2.4 配合物4和5的紫外图谱 | 第44-45页 |
2.5.2.5 配合物4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 | 第45-46页 |
2.6 配合物6和7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表征 | 第46-55页 |
2.6.1 配合物6和7的合成 | 第46-47页 |
2.6.2 配合物6和7的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5页 |
2.6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47-52页 |
2.6.2.2 配合物6和7的红外光谱 | 第52-53页 |
2.6.2.3 配合物6的热重分析 | 第53页 |
2.6.2.4 配合物6和7的紫外光谱 | 第53-54页 |
2.6.2.5 配合物6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和配合物7的样品PXRD | 第54-55页 |
2.7 配合物8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55-61页 |
2.7.1 配合物8的合成 | 第55页 |
2.7.2 配合物8的结果与讨论 | 第55-61页 |
2.7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55-59页 |
2.7.2.2 配合物8的红外光谱 | 第59页 |
2.7.2.3 配合物8的热重分析 | 第59页 |
2.7.2.4 配合物8的紫外谱图分析 | 第59-60页 |
2.7.2.5 配合物8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 | 第60-61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第三章:过渡金属Cu(Ⅱ)与2-碘4磺基苯甲(H_2isba)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表征 | 第66-92页 |
3.1 引言 | 第6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66-67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66-67页 |
3.2.2 实验试剂 | 第67页 |
3.3 性质测试 | 第67-68页 |
3.3.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| 第67页 |
3.3.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67页 |
3.3.3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| 第67页 |
3.3.4 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光谱表征 | 第67页 |
3.3.5 配合物的PXRD图谱表征 | 第67-68页 |
3.4 配合物9、10和11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68-80页 |
3.4.1 配合物9、10和11的合成 | 第68页 |
3.4.2 配合物9、10和11的结果与讨论 | 第68-80页 |
3.4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68-77页 |
3.4.2.2 配合物9、10和11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77页 |
3.4.2.3 配合物10和11的热重分析 | 第77页 |
3.4.2.4 配合物9、10和11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77-78页 |
3.4.2.5 配合物10和11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和配合物9的样品PXRD | 第78-80页 |
3.5 配合物12和13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表征 | 第80-87页 |
3.5.1 配合物12和13的合成 | 第80页 |
3.5.2 配合物12和13的结果与讨论 | 第80-87页 |
3.5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80-85页 |
3.5.2.2 配合物12、13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85页 |
3.5.2.3 配合物12、13的热重分析 | 第85页 |
3.5.2.4 配合物12、13的紫外谱图分析 | 第85-86页 |
3.5.2.5 配合物12、13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 | 第86-8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第四章 过渡金属Zn(Ⅱ)、Cd(Ⅱ)、Pb(Ⅱ)与2-碘-4-磺基苯甲酸(H_2isba)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表征 | 第92-123页 |
4.1 引言 | 第9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92-93页 |
4.2.1 实验仪器 | 第92页 |
4.2.2 实验试剂 | 第92-93页 |
4.3 性质测试 | 第93-94页 |
4.3.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| 第93页 |
4.3.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93页 |
4.3.3 配合物的热重分析 | 第93页 |
4.3.4 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光谱表征 | 第93页 |
4.3.5 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表征 | 第93页 |
4.3.6 配合物的PXRD图谱表征 | 第93-94页 |
4.4 配合物14和15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94-102页 |
4.4.1 配合物14和15的合成 | 第94页 |
4.4.2 配合物14和15的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2页 |
4.4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94-99页 |
4.4.2.2 配合物14和15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99页 |
4.4.2.3 配合物14和15的热重分析 | 第99-100页 |
4.4.2.4 配合物14和15的紫外谱图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4.4.2.5 配合物14和15的荧光谱图分析 | 第101页 |
4.4.2.6 配合物14、15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 | 第101-102页 |
4.5 配合物16和17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102-112页 |
4.5.1 配合物16和17的合成 | 第102-103页 |
4.5.2 配合物16和17的结果与讨论 | 第103-112页 |
4.5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103-109页 |
4.5.2.2 配合物16和17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109页 |
4.5.2.3 配合物16的热重分析 | 第109页 |
4.5.2.4 配合物16和17的紫外光谱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4.5.2.5 配合物16和17的荧光光谱分析 | 第110-111页 |
4.5.2.6 配合物16对溶剂的吸脱附性能 | 第111-112页 |
4.5.2.7 配合物16的气体吸脱附性质分析 | 第112页 |
4.6 配合物18的合成、结构及性质 | 第112-118页 |
4.6.1 配合物18的合成 | 第112-113页 |
4.6.2 配合物18的结果与讨论 | 第113-118页 |
4.6.2.1 晶体结构解析 | 第113-115页 |
4.6.2.2 配合物18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115页 |
4.6.2.3 配合物18的热重分析 | 第115-116页 |
4.6.2.4 配合物18的紫外谱图分析 | 第116-117页 |
4.6.2.5 配合物18的荧光谱图分析 | 第117页 |
4.6.2.6 配合物18的PXRD谱图 | 第117-118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2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3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6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26-12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