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前言 | 第9-10页 |
1.2 褥垫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影响的研究 | 第10-15页 |
1.2.1 复合地基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2页 |
1.2.2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1.2.3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4 褥垫层协调作用原理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2.5 褥垫层研究中的不足 | 第15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关于褥垫层应用的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1 土体的本构(Mohr-Coulomb)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破坏模式 | 第18-20页 |
2.2.1 褥垫层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2.2 褥垫层的局部剪切破坏模式 | 第19页 |
2.2.3 褥垫层的冲切破坏模式 | 第19-20页 |
2.3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合理破坏模式 | 第20页 |
2.4 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、土应力比n | 第20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桩土应力比数值模拟及分析 | 第23-47页 |
3.1 有限元法概述 | 第23-27页 |
3.1.1 有限元法的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| 第23-26页 |
3.1.2 有限元软件MIDAS/GTS简介 | 第26-27页 |
3.2 模型的建立 | 第27-35页 |
3.2.1 荔港南湾7栋项目简介 | 第27-30页 |
3.2.2 计算假定 | 第30-31页 |
3.2.3 参数的选取 | 第31-32页 |
3.2.4 计算模型 | 第32-35页 |
3.3 褥垫层参数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的影响 | 第35-45页 |
3.3.1 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桩、土受力的影响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3.2 不同褥垫层模量对桩、土应力比的影响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3.3 加载过程中桩、土应力比的变化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桩土应力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| 第47-54页 |
4.1 监测方案概述 | 第47-52页 |
4.1.1 监测的必要性 | 第47页 |
4.1.2 监测内容 | 第47-49页 |
4.1.3 监测的工艺流程 | 第49-51页 |
4.1.4 与本文相关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与监测频率 | 第51页 |
4.1.5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反馈 | 第51-52页 |
4.2 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分析比较 | 第52-5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附件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