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8页 |
三、论文结构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下“两虚一逃”罪名概述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3页 |
一、公司资本制度的模式 | 第10-11页 |
二、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迁 | 第11-12页 |
三、公司资本制度相关概念的厘清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我国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形成和发展 | 第13-17页 |
一、我国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确立 | 第13-14页 |
二、现有刑法中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规定 | 第14-16页 |
三、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对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“两虚一逃”罪名废除的必要性 | 第17-35页 |
第一节 修正与保留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批判 | 第17-26页 |
一、修正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批判 | 第17-21页 |
二、保留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批判 | 第21-26页 |
第二节 刑法独立性与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废除 | 第26-31页 |
一、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前“两虚一逃”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存在 | 第26-29页 |
二、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“两虚一逃”犯罪社会危害性的降低 | 第29-30页 |
三、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“两虚一逃”罪名与刑法独立性的冲突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刑法谦抑性与“两虚一逃”罪名的废除 | 第31-35页 |
一、刑法谦抑性辟析 | 第32-33页 |
二、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“两虚一逃”罪名与刑法谦抑性的冲突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“两虚一逃”罪名废除的可能性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“两虚一逃”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 | 第35-37页 |
一、“两虚一逃”行为刑事司法的现状 | 第35-36页 |
二、“两虚一逃”行为经济、行政法律规制的现状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“两虚一逃”行为监管制度之完善 | 第37-41页 |
一、改革行政监管 | 第37-40页 |
二、鼓励市场资产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“两虚一逃”行为法律规制之完善 | 第41-47页 |
一、完善部门立法 | 第41-44页 |
二、完善违规披露、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| 第44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2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