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基于SpA定向修饰的金3DNEEs的AFB1无标记免疫传感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AF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阵列电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化学修饰电极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定向蛋白第16-18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8-20页
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0-27页
    2.1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药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 2.2 电子显微表征和X射线能谱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能量色散X射线(EDX)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射线光电子能谱( XPS)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2.3 电化学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循环伏安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化学阻抗谱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方波伏安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溶液的配制第23-24页
    2.5 AFB_1溶液的标定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仪器的校正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AFB_1标准溶液的浓度的测定第25-27页
第3章 基于SpA定向的POPD/3DNEES在AFB_1检测中的应用第27-42页
    3.1 3DNEES的制备和表征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3DNEEs的制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3DNEEs的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3DNEEs的清洗第28-29页
    3.2 POPD修饰电极制备及表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oPD修饰电极的制备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oPD聚合圈数的优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PoPD的红外表征第32-33页
    3.3 AFB_1免疫传感器的组装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SpA固定时间优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抗体固定时间的优化第35-36页
    3.4 AFB_1的检测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极化电位的优化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生物识别膜模型的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AFB_1浓度的测定第38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基于半胱胺自组装膜修饰金 3DNEES在AFB_1检测中的应用第42-66页
    4.1 半胱胺自组装修饰电极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半胱胺修饰电极电化学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自组装时间的优化第43-44页
    4.2 传感器的组装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戊二醛的交联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解离液对GA/Cys/MGE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4.3 BSA/Anti-AFB_1/GA/Cys/MGE在AFB_1检测中的应用第47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感器组装各阶段表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测定体系的优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AFB_1浓度的测定第51-56页
    4.4 BSA/Anti-AFB_1/GA/Cys/3DNEES在AFB_1检测中的应用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AFB_1浓度的测定第57-60页
    4.5 BSA/Anti-AFB_1/S PA/GA/Cys/3DNEES在AFB_1检测中的应用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AFB_1浓度的测定第60-6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4-66页
第5章 蛋白A直接修饰金 3DNEES在AFB_1浓度检测中的应用第66-74页
    5.1 蛋白A修饰金 3DNEES电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修饰时间的优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蛋白A修饰电极的XPS表征第67页
    5.2 AFB_1免疫传感器的组装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抗体固定时间的优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封闭时间的优化第69-70页
    5.3 AFB_1的检测第70-7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结论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7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萃取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复杂样品分析中的应用
下一篇:SOFC中阴极汇流及BaFe0.95Bi0.05O3-δ基阴极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