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学微生物学(病原细菌学、病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原细菌论文

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1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细菌生物膜研究进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细菌生物膜的防治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银基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Ag@AgX等离子体光催化材料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Ag@AgX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对细菌的作用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红外光谱技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红外光谱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课题使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1.4 石英晶体微天平(QCM)及其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QCM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QCM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创新点第22-23页
2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研究第23-34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Ag@AgCl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鼠伤寒沙门氏菌体外BF模型的建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BF的抑制作用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Ag@AgCl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表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鼠伤寒沙门氏菌BF培养结果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BF的抑制作用结果第31-33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3-34页
3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抑杀作用的红外光谱研究第34-4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抗菌测试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红外光谱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抗菌测试结果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细菌红外光谱表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主成分(PCA)及其载荷图(LPA)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Ag@AgCl的抑菌机理第42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2-44页
4 Ag@AgC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初始粘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第44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4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QCM传感器装置的构建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扫描电镜(FESEM)观察Ag@AgCl对细菌的作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细菌粘附实验第4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QCM传感器的气液相稳定性实验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FESEM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QCM测试结果与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4-55页
5 结论与展望第55-5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9页
附录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持续性房颤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
下一篇: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尿中血管紧张素原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