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鄜坊镇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绪论 | 第8-17页 |
| 第一章 鄜坊镇的概况 | 第17-32页 |
| 第一节 鄜坊镇的建置 | 第17-25页 |
| 一、鄜坊镇的建置概况 | 第17-18页 |
| 二、鄜坊镇的建置沿革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鄜坊镇的行政沿革 | 第20-25页 |
| 第二节 鄜坊镇的地理交通 | 第25-29页 |
| 一、鄜坊镇的地理位置情况 | 第25-26页 |
| 二、鄜坊镇的交通情况 | 第26-29页 |
| 第三节 鄜坊镇的经济 | 第29-32页 |
| 一、鄜坊镇的农业 | 第29-30页 |
| 二、鄜坊镇的商业 | 第30-31页 |
| 三、鄜坊镇的手工业 | 第31-32页 |
| 第二章 从安史之乱到鄜坊镇的初建 | 第32-40页 |
|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与西北边防的空虚 | 第32-33页 |
| 第二节 西北边疆形势 | 第33-36页 |
| 一、吐蕃寇边 | 第33-34页 |
| 二、回纥之患 | 第34-35页 |
| 三、党项不稳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节 西北藩镇形势与鄜坊镇的初建 | 第36-40页 |
| 一、西北藩镇形势 | 第36-38页 |
| 二、肃宗时鄜坊镇的初建 | 第38-40页 |
| 第三章 代宗至唐末鄜坊镇的演变 | 第40-59页 |
| 第一节 代宗时期的鄜坊镇 | 第40-44页 |
| 一、吐蕃寇长安与鄜坊军入援京师 | 第40-41页 |
| 二、杜冕与周智光的不协问题 | 第41-44页 |
| 第二节 德宗时期的鄜坊镇 | 第44-48页 |
| 一、鄜坊镇助平朱泚之乱与李怀光之叛 | 第44-46页 |
| 二、平凉劫盟后吐蕃入寇鄜坊镇 | 第46-47页 |
| 三、鄜坊镇的军乱 | 第47-48页 |
| 第三节 宪宗至僖宗时期的鄜坊镇 | 第48-53页 |
| 一、宪宗至懿宗时藩镇状况 | 第48-51页 |
| 二、僖宗时鄜坊镇助平黄巢起义 | 第51-53页 |
| 第四节 昭宗时期由恭顺藩镇到强藩所控 | 第53-59页 |
| 一、鄜坊镇助讨河东镇 | 第53-55页 |
| 二、由恭顺藩镇走向强藩所控 | 第55-59页 |
| 第四章 鄜坊镇与中央的关系 | 第59-79页 |
| 第一节 鄜坊镇的类型 | 第59-60页 |
| 第二节 鄜坊镇与唐中央的关系 | 第60-74页 |
| 一、建镇后至德宗时期的鄜坊节度使 | 第60-67页 |
| 二、宪宗至唐末的鄜坊节度使 | 第67-72页 |
| 三、唐中央对鄜坊镇的控制 | 第72-73页 |
| 四、鄜坊镇对唐中央的态度 | 第73-74页 |
| 第三节 鄜坊镇的军事战略地位 | 第74-79页 |
| 一、西北藩镇防御体系的后卫线 | 第74-75页 |
| 二、京师长安的北方屏障 | 第75-76页 |
| 三、制衡西北藩镇 | 第76-77页 |
| 四、唐中央的屯兵与援兵处 | 第77-79页 |
| 结语 | 第79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