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不同酸掺杂Pd/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导电高分子聚苯胺(PANI)概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聚苯胺的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聚苯胺的分子结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聚苯胺的制备手段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聚苯胺的聚合机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聚苯胺的应用前景第17-19页
    1.3 钯纳米粒子(Pd)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纳米钯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纳米钯的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1.4 聚苯胺/钯纳米复合材料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聚苯胺/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聚苯胺/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聚苯胺/钯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第24-25页
    1.5 论文立题思想及内容第25-28页
2 实验部分第28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主用仪器与药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2 Pd/PANI 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分析(UV-vis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(FESEM)第31页
    2.3 Pd/PANI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测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导率测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循环伏安测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计时电流测试第32-34页
3 Pd/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表征第34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样品的制备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纯PANI的制备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五种酸掺杂Pd/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步合成第35-37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现象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红外光谱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物相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微观形貌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6页
4 不同酸掺杂Pd/PANI修饰电极电催化甲醇和乙醇第46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电导率测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循环伏安测试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计时电流测试第52-53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3-56页
5 结论与展望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胶体团聚法制备碳纳米管/聚合物复合导电材料
下一篇:纳米铜抗菌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