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8页 |
摘要 | 第8-10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1 IRF1的结构特征 | 第10-12页 |
2 IRF1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2-15页 |
2.1 IRF1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2.2 IRF1的抗肿瘤作用 | 第13页 |
2.3 IRF1的抗细胞增殖作用 | 第13-14页 |
2.4 IRF1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3 影响IRF1功能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4 小结 | 第16-18页 |
试验一 猪IRF1基因的体内表达分析及病毒感染对猪IRF1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18-24页 |
引言 | 第18-19页 |
1 材料 | 第19页 |
1.1 试验动物、细胞系与病毒株 | 第19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19页 |
2 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1 引物合成 | 第19页 |
2.2 病毒接种 | 第19-20页 |
2.3 样本处理及RNA提取 | 第20页 |
2.4 反转录与荧光定量PCR检测 | 第20页 |
2.5 数据处理 | 第20页 |
3 结果 | 第20-22页 |
3.1 猪IRF1基因的组织表达分布 | 第20-21页 |
3.2 病毒感染后PK-15中IRF1基因的表达变化 | 第21-22页 |
4 讨论 | 第22-24页 |
试验二 猪IRF1对干扰素表达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| 第24-36页 |
引言 | 第24-25页 |
1 材料 | 第25页 |
1.1 细胞、病毒、质粒与菌株 | 第25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25页 |
2 方法 | 第25-28页 |
2.1 引物、si RNA合成 | 第25页 |
2.2 猪IRF1基因的扩增 | 第25-26页 |
2.3 PCAGGS-HA-p IRF1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26页 |
2.4 细胞转染 | 第26-27页 |
2.5 细胞蛋白抽提及浓度测定 | 第27页 |
2.6 SDS-PAGE与Western-Blotting检测 | 第27页 |
2.7 启动子活性检测 | 第27页 |
2.8 荧光定量PCR检测 | 第27-28页 |
2.9 病毒接种 | 第28页 |
2.10病毒滴度检测 | 第28页 |
2.11数据处理 | 第28页 |
3 结果 | 第28-33页 |
3.1 PCR扩增获得猪IRF1基因 | 第28-29页 |
3.2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AGGS-HA-p IRF1 | 第29-30页 |
3.3 IRF1、IRF3、IRF7均获表达 | 第30页 |
3.4 过表达猪IRF1显著激活IFN-β 的启动子 | 第30-31页 |
3.5 过表达猪IRF1可上调IFN-β 的转录水平 | 第31页 |
3.6 敲减IRF1的表达对IFN-β 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7 过表达猪IRF1能够抑制PRV和TGEV的复制 | 第32-33页 |
4 讨论 | 第33-36页 |
试验三 稳定过表达猪IRF1基因PK-15细胞系的建立 | 第36-43页 |
引言 | 第36页 |
1 材料 | 第36-37页 |
1.1 细胞、菌株与质粒 | 第36-37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37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37页 |
2 方法 | 第37-38页 |
2.1 引物设计 | 第37页 |
2.2 Piggy Bac-p IRF1重组质粒的构建 | 第37-38页 |
2.3 PK-15细胞嘌呤霉素最佳筛选浓度测定 | 第38页 |
2.4 细胞转染 | 第38页 |
2.5 细胞系筛选 | 第38页 |
2.6 猪IRF1基因的表达及表达稳定性检测 | 第38页 |
2.7 数据处理 | 第38页 |
3 结果 | 第38-41页 |
3.1 Piggy Bac-p IRF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| 第38-39页 |
3.2 PK-15细胞嘌呤霉素最佳筛选浓度 | 第39-40页 |
3.3 获得表达猪IRF1基因的PK-15细胞克隆 | 第40-41页 |
3.4 改造的PK-15细胞中IRF1基因表达稳定 | 第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3页 |
全文总结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2页 |
ABSTRACT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