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1.2.1 概述 | 第9-12页 |
1.2.2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 | 第12-14页 |
1.2.3 糖化工艺 | 第14-15页 |
1.2.4 金属离子对糖化过程的影响 | 第15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6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8-19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8页 |
2.1.2 药品配制 | 第18页 |
2.1.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8-19页 |
2.2 测试方法 | 第19-22页 |
2.2.1 稻草秸秆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测定 | 第19页 |
2.2.2 稻草秸秆中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2.3 稻草秸秆预处理前后结构分析 | 第20页 |
2.2.4 还原糖浓度测定 | 第20-22页 |
2.3 稻草秸秆预处理 | 第22-26页 |
2.3.1 液化预处理技术 | 第23页 |
2.3.2 稻草秸秆液化预处理 | 第23-24页 |
2.3.3 预处理前后秸秆的理化指标测定 | 第24页 |
2.3.4 预处理前后秸秆形态结构表征 | 第24-26页 |
3 Mn~(2+)和Fe~(2+)离子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26-34页 |
3.1 概述 | 第26页 |
3.2 实验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3 Mn~(2+)、Fe~(2+)离子的添加量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4 酶用量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5 温度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6 酶解时间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30-32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4 Mg~(2+)和Fe~(3+)离子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34-45页 |
4.1 概述 | 第34-35页 |
4.2 实验设计 | 第35-36页 |
4.3 影响稻草秸秆糖化的因素 | 第36-41页 |
4.3.1 Mg~(2+)、Fe~(3+)离子的添加量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36-37页 |
4.3.2 酶用量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3.3 温度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3.4 时间对稻草秸秆糖化影响 | 第39-41页 |
4.4 稻草秸秆糖化工艺优化 | 第41-4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Mg~(2+)和Fe~(3+)离子联合作用对稻草秸秆糖化的影响 | 第45-53页 |
5.1 概述 | 第45页 |
5.2 实验设计 | 第45-46页 |
5.3 影响稻草秸秆糖化的因素 | 第46-50页 |
5.3.1 金属离子比例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47页 |
5.3.2 酶用量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5.3.3 温度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5.3.4 时间对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5.4 稻草秸秆糖化工艺优化 | 第50-5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5页 |
6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6.2 建议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附录 | 第63页 |
A.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
B.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3页 |
C.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