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、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、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2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(四) 研究内容框架设计 | 第15页 |
(五)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六)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1、文化软实力理论 | 第16页 |
2、服务型政府理论 | 第16-17页 |
(七)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一、佛山市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原因 | 第18-29页 |
(一)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1页 |
1、文化 | 第18-19页 |
2、城市 | 第19页 |
3、文化导向型城市 | 第19-20页 |
4、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 | 第20-21页 |
(二)佛山市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背景和原因 | 第21-29页 |
1、佛山文化底蕴深厚 | 第21-23页 |
2、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提升 | 第23-25页 |
3、佛山小悦悦事件凸显出的严重冷漠症亟待扭转 | 第25页 |
4、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| 第25-27页 |
5、佛山经济发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| 第27-29页 |
二、佛山市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| 第29-42页 |
(一) 佛山市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历程 | 第29-33页 |
1、2004 年~2014 年的“岭南特色文化大市” | 第29-30页 |
2、2015 年~2016 年的“城市两年延伸行动” | 第30-31页 |
3、2017 年~2019 年的“‘四文’城市推进” | 第31-33页 |
(二) 佛山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举措 | 第33-37页 |
1、成立协调组 | 第33页 |
2、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| 第33-35页 |
3、文化助力城市建设提升 | 第35-36页 |
4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| 第36-37页 |
5、探索文化塑造传播城市形象 | 第37页 |
(三) 佛山市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初步成效 | 第37-42页 |
1、文化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初显成效 | 第38-39页 |
2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凸显“五化” | 第39-40页 |
3、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展魅力 | 第40-42页 |
三、佛山推进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2-51页 |
(一)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8页 |
1、人财物投入和文化创意产业产出不均衡 | 第42-45页 |
2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不足 | 第45-47页 |
3、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深度、广度和力度 | 第47-48页 |
(二) 问题的成因 | 第48-51页 |
1、经济导向型政府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2、全能型政府的影响 | 第49页 |
3、对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 | 第49-51页 |
四、完善佛山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| 第51-56页 |
(一) 加大财政投入,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建设推动力量 | 第51-52页 |
(二)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| 第52-53页 |
(三) 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| 第53-54页 |
(四) 加大对本土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深度、广度和力度 | 第54-55页 |
(五) 加强对文化导向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 | 第55-56页 |
五、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