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革”时期釉上彩瓷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1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·本课题国内外己有的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·概念的界定 | 第9-11页 |
2 建国后釉上彩瓷的概况 | 第11-15页 |
·“文革”前釉上彩瓷发展的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“文革”时期釉上彩瓷发展的概况 | 第12-15页 |
3 “文革”时期釉上彩瓷的艺术形式及其特点 | 第15-27页 |
·“文革”釉上彩瓷的类别 | 第15-17页 |
·古彩 | 第15页 |
·粉彩 | 第15-16页 |
·新彩 | 第16-17页 |
·雕塑上的釉上彩装饰 | 第17页 |
·“文革”时期釉上彩瓷题材的特殊性 | 第17-20页 |
·“文革”釉上彩瓷的创作模式 | 第20-27页 |
·“红光亮”的创作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“三突出,三陪衬”的创作模式 | 第22-25页 |
·“高大全”的创作模式 | 第25-27页 |
4 影响“文革”釉上彩瓷发展的因素 | 第27-34页 |
·釉上彩瓷发展的历史政治成因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文艺创作原则造成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·各种艺术形式对釉上彩瓷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·国画式对其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油画式对其影响 | 第31页 |
·其它绘画形式对其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审美取向对釉上彩瓷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5 “文革”釉上彩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34-39页 |
·“文革”釉上彩瓷研究的经验与教训 | 第34-37页 |
·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| 第34-35页 |
·创作模式应是多样化的呈现 | 第35-37页 |
·文革釉上彩瓷艺术对当今陶瓷艺术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