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1 反刻板印象 | 第12-14页 |
1.1.1 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1.3 操控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 认知灵活性 | 第14-16页 |
1.2.1 概念界定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 非人化 | 第16-18页 |
1.3.1 低人化理论 | 第16页 |
1.3.2 双分类模型 | 第16-17页 |
1.3.3 刻板印象内容理论 | 第17页 |
1.3.4 心智感知理论 | 第17-18页 |
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| 第18-22页 |
2.1 问题提出 | 第18-21页 |
2.2 研究设计 | 第21-22页 |
3 研究一: 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与反刻板印象干预的有效性 | 第22-27页 |
3.1 研究目的 | 第22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22页 |
3.3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3.3.1 被试 | 第22页 |
3.3.2 实验材料 | 第22-23页 |
3.3.3 实验设计 | 第23-24页 |
3.3.4 实验程序 | 第24页 |
3.3.5 统计方法 | 第24页 |
3.4 研究结果 | 第24-26页 |
3.4.1 各变量的平均数、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| 第24页 |
3.4.2 检验刻板印象是社会知觉的默认模式 | 第24-25页 |
3.4.3 检验反刻板印象启动的有效性 | 第25-26页 |
3.5 讨论 | 第26-27页 |
4 研究二: 反刻板印象、认知灵活性和外群体非人化之间的关系 | 第27-34页 |
4.1 研究目的 | 第27页 |
4.2 研究假设 | 第27页 |
4.3 研究方法 | 第27-29页 |
4.3.1 被试 | 第27页 |
4.3.2 实验材料 | 第27-29页 |
4.3.3 实验设计 | 第29页 |
4.3.4 实验程序 | 第29页 |
4.3.5 统计方法 | 第29页 |
4.4 研究结果 | 第29-32页 |
4.4.1 各变量的平均数、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| 第29-30页 |
4.4.2 检验不同启动类型在反刻板印象程度上的差异 | 第30页 |
4.4.3 检验不同启动类型在认知灵活性上的差异 | 第30-31页 |
4.4.4 检验不同启动类型在外群体非人化上的差异 | 第31页 |
4.4.5 探究认知灵活性在反刻板印象与外群体非人化之间的中介作用 | 第31-32页 |
4.5 讨论 | 第32-34页 |
5 综合讨论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附录(部分)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