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粘煤煤粉火焰传播及热动力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1 煤粉爆炸特性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 煤粉燃烧特性研究 | 第13页 |
1.2.3 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2 煤粉升温燃烧过程中热动力特性研究 | 第16-32页 |
2.1 TG/DSC实验 | 第16-17页 |
2.1.1 实验原理 | 第16页 |
2.1.2 实验装置 | 第16-17页 |
2.1.3 实验样品及条件 | 第17页 |
2.2 煤粉燃烧过程热失重特性 | 第17-24页 |
2.2.1 TG/DTG曲线特征 | 第17-21页 |
2.2.2 特征温度 | 第21页 |
2.2.3 煤粉燃烧过程特征温度变化规律 | 第21-24页 |
2.3 升温速率与氧浓度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24-27页 |
2.3.1 升温速率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2 氧浓度对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4 燃烧特性分析 | 第27-29页 |
2.4.1 燃烧特性指数 | 第27页 |
2.4.2 挥发分析出特性指数 | 第27页 |
2.4.3 综合燃烧指数 | 第27-28页 |
2.4.5 综合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5 燃烧动力学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煤粉云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| 第32-42页 |
3.1 竖直管道内煤粉云爆炸火焰传播实验 | 第32-33页 |
3.1.1 实验装置 | 第32页 |
3.1.3 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32-33页 |
3.1.4 实验样品及条件 | 第33页 |
3.2 煤粉云爆炸火焰传播过程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 煤粉云火焰传播速度特征 | 第35-38页 |
3.3.1 煤粉云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过程 | 第35页 |
3.3.2 浓度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3.3 粒径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4 煤粉云火焰传播过程中压力特征 | 第38-40页 |
3.4.1 煤粉云火焰传播过程中压力的变化过程 | 第38页 |
3.4.2 浓度对火焰传播过程中压力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4.3 粒径对火焰传播过程中压力的影响 | 第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煤粉云爆炸火焰传播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2-52页 |
4.1 煤粉爆炸火焰传播的数值模拟原理 | 第42-44页 |
4.1.1 煤粉爆炸火焰传播的物理模型 | 第42页 |
4.1.2 煤粉爆炸火焰传播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| 第42-44页 |
4.2 管道内煤粉扩散特征及爆炸火焰传播过程 | 第44-49页 |
4.2.1 几何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2.2 条件参数 | 第45-46页 |
4.2.3 管道内煤粉扩散的时空演化特性 | 第46页 |
4.2.4 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特征 | 第46-47页 |
4.2.5 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特征 | 第47-48页 |
4.2.6 爆炸压力演变规律 | 第48-49页 |
4.3 煤粉爆炸火焰传播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| 第49-50页 |
4.3.1 火焰传播速度对比 | 第49页 |
4.3.2 爆炸压力对比 | 第49-50页 |
4.4 煤粉燃烧过程与火焰传播过程关联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4.1 煤粉粒子燃烧过程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4.2 煤粉燃烧过程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| 第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结论及展望 | 第52-54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