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风力发电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双馈风力发电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3 双馈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1 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硬件保护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理想电网条件下DFIG系统建模及矢量控制研究 | 第17-30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DFIG及转子侧变换器的建模与矢量控制 | 第17-23页 |
2.2.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中DFIG的数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2.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中DFIG的数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2.3 转子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 | 第21-23页 |
2.3 网侧变换器的数学建模与矢量控制研究 | 第23-29页 |
2.3.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3.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中网侧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| 第25-26页 |
2.3.3 网侧变换器的矢量控制 | 第26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电网不对称故障对DFIG系统运行的影响 | 第30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DFIG的数学模型 | 第30-32页 |
3.3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系统的暂态分析 | 第32-37页 |
3.4 基于硬件保护的低电压穿越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4.1 定子侧增加硬件提升系统LVRT能力的原理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.2 转子侧增加硬件提升系统LVRT能力的原理及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4.3 直流侧增加硬件提升系统LVRT能力的原理及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DFIG系统的LVRT控制方法研究 | 第42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4.2 基于SOGI的锁相和正负序分离技术 | 第43-47页 |
4.3 DFIG系统转子侧变换器LVRT的控制方法研究 | 第47-59页 |
4.3.1 不对称故障下转子侧变换器的电流给定表达 | 第47-52页 |
4.3.2 基于正负序双dq双PI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52-55页 |
4.3.3 基于 αβ 轴PR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55-57页 |
4.3.4 基于dq+轴PIR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57-59页 |
4.4 DFIG系统网侧变换器的LVRT控制方法研究 | 第59-70页 |
4.4.1 不对称故障下网侧变换器的电流给定表达 | 第59-63页 |
4.4.2 基于正负序双dq双PI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63-66页 |
4.4.3 基于 αβ 轴PR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66-68页 |
4.4.4 基于dq+轴PIR矢量控制的LVRT研究 | 第68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系统实验 | 第71-81页 |
5.1 引言 | 第71页 |
5.2 实验平台介绍 | 第71-73页 |
5.2.1 d SPACE简介 | 第71页 |
5.2.2 实验平台系统结构 | 第71-73页 |
5.3 理想电网条件下实验 | 第73-74页 |
5.3.1 网侧变换器实验 | 第73-74页 |
5.3.2 转子侧变换器实验 | 第74页 |
5.4 电网电压发生不对称跌落故障下实验 | 第74-80页 |
5.4.1 基于双dq、PI的矢量控制 | 第74-78页 |
5.4.2 网侧变换器实验 | 第78-79页 |
5.4.3 转子侧变换器实验 | 第79-8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