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8-15页 |
1.3.1 有限权能政府的研究 | 第8-10页 |
1.3.2 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 | 第10-13页 |
1.3.3 有限权能政府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4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论文框架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有限权能政府及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分析 | 第18-26页 |
2.1 有限权能政府 | 第18-19页 |
2.2 产业结构调整 | 第19-21页 |
2.2.1 产业结构合理化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2.2 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 | 第21页 |
2.3 有限权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| 第21-23页 |
2.3.1 对区域内重要资源进行配置的调控作用 | 第21-22页 |
2.3.2 对区域内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作用 | 第22-23页 |
2.3.3 对区域内产业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作用 | 第23页 |
2.4 有限权能政府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| 第23-26页 |
2.4.1 规划审批权缺失,难以高效推动落实产业布局 | 第23-24页 |
2.4.2 横向联系不紧,产业难以大规模集群配套发展 | 第24-25页 |
2.4.3 政府主官流动频繁,产业难以系统稳健发展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有限权能政府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问题分析:以青山湖区为例 | 第26-40页 |
3.1 青山湖区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 | 第26-33页 |
3.1.1 青山湖区产业发展现状 | 第26-29页 |
3.1.2 青山湖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条件 | 第29-33页 |
3.2 青山湖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分析 | 第33-40页 |
3.2.1 产业间结构差距过大,第三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| 第34-35页 |
3.2.2 产业内结构有待优化,高技术产业相对匮乏 | 第35页 |
3.2.3 主导产业发展层次不高,优势行业尚未形成 | 第35-36页 |
3.2.4 产业发展环境不优,支撑载体明显缺乏 | 第36-37页 |
3.2.5 政府权能受限,体制机制制约 | 第37-38页 |
3.2.6 公共服务尚需提高,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推动青山湖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9页 |
4.1 确立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制 | 第40-42页 |
4.1.1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| 第40-41页 |
4.1.2 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| 第41页 |
4.1.3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方式 | 第41-42页 |
4.1.4 建立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| 第42页 |
4.2 构建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| 第42-45页 |
4.2.1 强化产业规划引导,形成产业错位发展格局 | 第42-44页 |
4.2.2 破解空间不足瓶颈,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| 第44页 |
4.2.3 强化产业载体建设,形成产业发展有力抓手 | 第44-45页 |
4.2.4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,汇聚强大的政策扶持合力 | 第45页 |
4.3 建立有效的产业发展服务保障机制 | 第45-49页 |
4.3.1 完善基础建设,改善发展环境 | 第45-46页 |
4.3.2 提高公共服务,全面凝聚人才 | 第46-47页 |
4.3.3 创新发展模式,促成优化升级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